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882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直升机雷达散射截面计算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预估法,建立了一套基于“面元边缘”的直升机RCS计算方法,然后对某型直升机进行了RCS计算分析以及RCS测试.最后,对比分析直升机机身雷达散射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减缩直升机RCS的外形设计特征.结果表明:在设计要求许可的情况下,改变武器挂架长度比改变后掠角缩减RCS效果要明显;直升机头部鼻锥部位使用锥形结构,可以减小头向方位RCS;直升机主桨榖采用圆台形代替圆柱形,可以减缩头向和侧向方位的RCS.  相似文献   
102.
由三维自由尾迹非定常板元方法计算的三元非定常气动力出发,计算直升机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用飞行实验和风洞实验数据分别对计算的旋翼在前飞和前飞下滑状态下的声压时间历程以及其它计算结果进行考核,某些结果还与著名的WOPWOP程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与飞行实验和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3.
悬停状态下模型旋翼噪声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模型旋翼在消声室进行噪声试验的方法和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声学实验室的肖声室进行的悬停模型旋翼噪声试验,给出了旋翼桨盘平面内和浆盘平面下不同测量点的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旋翼噪声和组成特点及频谱特性。试验数据和分析表明,旋翼噪声不仅随测量点至源点的距离变化,而且随测量点与桨盘平面的夹角不同而不同,低叶尖马赫数、高拉力系数的悬停模型讫翼约在桨盘平面下45°附近噪声最大。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取摄动法对某直升机动力/传动/旋翼(尾桨)机械扭振系统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扭振调频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简要介绍直升机研制中的一些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以某型号为依托,介绍排除振动故障的过程;和动力学减振隔振技术结合,加装吸振器,通过参数调整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揭示了振动环境技术工作在整个直升机研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数据和图表简单形象地展示这一过程和最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海洋环境及其对直升机飞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百先 《航空学报》1989,10(4):192-195
 海洋环境对飞行的影响,主要指风浪和海洋气象的变化,它们不仅影响直升机飞行性能还将直接危及飞行的安全。 1.海洋环境的主要特点 (1)风浪大 根据海洋学家多年的观测,北太半洋冬季出现浪高2.4m以上的大浪频率达40~60%,而夏季又是台风多发区,风浪更大。  相似文献   
107.
舰载直升机着舰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直升机的舰上起降是研究机一舰动态配合的主要内容,它是直升机起降安全和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有力保证。为此从直升机舰上起降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舰船运动特性,空气尾流场变化规律,对直升机着舰及其着舰后的甲板运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最后简要地介绍了“风限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8.
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研究了采用受控振荡附翼的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特性及其在降低旋翼振动载荷方面的有效性。气动模型采用了计及振荡附翼非定常影响的二元叶素模型。探讨了改变旋翼桨叶及振荡附翼的结构参数对新概念旋翼减振效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振荡附翼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旋翼桨毂的振动载荷。为振荡附翼的振动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高阶线性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超 《飞行力学》2000,18(1):1-4,9
针对常规单旋翼带尾浆直升机,从复杂的飞行动力学非线性数学模型入手,采用数值方法在平衡点处求出线性模型;该线性模型包括传统的6自由度刚性机体模型,还包括主桨和尾浆动力入流、主桨和尾桨挥舞自由度,其状态空间形式具有25个状态变量(5简称25状态模型)。以某型直升机为例,对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时域动态响应,及25状态高阶线性模型和传统6自由度9状态模型的特征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座直升机旋翼试验塔的研制概况,主要包括旋翼试验塔在直升机行业中的地位、对旋翼研制的作用、试验塔的总体方案、各主要系统组成与特点、关键参数的确定、解决的关键技术等。由于该试验塔在总体和各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配置,使得它成为世界上试验能力领先的旋翼研制关键设备,使我国的旋翼研发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