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82篇 |
免费 | 1376篇 |
国内免费 | 90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287篇 |
航天技术 | 1203篇 |
综合类 | 707篇 |
航天 | 16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250篇 |
2019年 | 242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260篇 |
2016年 | 311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377篇 |
2013年 | 337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433篇 |
2010年 | 331篇 |
2009年 | 305篇 |
2008年 | 505篇 |
2007年 | 630篇 |
2006年 | 510篇 |
2005年 | 456篇 |
2004年 | 380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139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在介绍正规矩阵参数优化方法和着舰导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为提高舰载飞机的操纵性能,采用智能设计软件IntelDes3.0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基于飞机纵向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的响应性能良好,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882.
883.
884.
片切磨削方法构造的自由曲面磨削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操作者高效准确操作数控磨削中心为目的,开发了自由曲面磨削支持系统,进行了基于球头磨具的磨削中心基础研究。讨论了获得高精度曲面的加工要点,并提出了片切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885.
在建立了转子高速旋转时电磁轴承系统的模型基础上 ,针对此系统的多变量模型 ,采用了多变量模糊解耦方法进行控制研究。文中推导了有效的降维模糊关系矩阵 ,得出了四输入四输出的多变量模糊系统的输出算法 ,并进一步考虑了加上输入变量导数的情况下算法的推导。 相似文献
886.
由于控制的目标是流体的流量,流体网络是一个高阶的非线性系统。以往这方面的工作都是基于多变量线性模型,文中的设计是基于非线性模型。通过引入电路中的图论理论,建立了流体网络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基于反输入饱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反馈线性化的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微分包含、控制原理,得到了所设计系统渐近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7.
研究了高重合度齿轮转子-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的振动强度稳定性以及振动轨道稳定性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振动强度参数稳定域的计算,量化了高重合度齿轮副对齿轮转子 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稳定性提升的贡献大小。结果发现在转子质量偏心较小的条件下,高重合度齿轮系统的振动强度稳定性要比普通重合度齿轮系统提升很多;但在转子质量偏心较大时,高重合度齿轮副的采用对传动系统参数稳定域的扩张并没有显著贡献。通过振动轨道稳定性全局分岔图的计算,明确了滚动轴承游隙、转子质量偏心等参数对高重合度齿轮转子-滚动轴承系统振动轨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系统各种稳定周期轨道及非周期轨道与对应参数区间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888.
跳频通信抗干扰性能的评价研究始终是跳频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单纯利用数学分析或物理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情况下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建立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仿真模型,用一组实际跳频系统的数据参数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某个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为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9.
两种层板性能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的141型层板,提出了一种增加50%数量扰流柱的设计,即161型层板.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两种类型层板在流阻和换热方面的差别.换热实验部分采用了辐射式加热设备,测量了层板上下表面平均壁温,以及冷气进、出口截面间的焓差,得到了相应进气雷诺数下的层板体积换热努塞尔数.发现161模型流阻降低20%,换热增强5%.对一些实验工况,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进行了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在趋势上与实验一致,在数值上,流阻和换热与实验结果分别相差5%和30%.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并比较了两种模型在流场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方面的细节差别. 相似文献
890.
I. Artamonova S. Veretenenko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4
Changes of troposphere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short-time variations of galactic cosmic rays (GCRs) taking plac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s cold months (October–March) were analyzed for the period 1980–2006,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being used. Noticeable pressure variations during Forbush decreases of GCRs were revealed at extratropical latitudes of both hemispheres. The maxima of pressure increase were observed on the 3rd–4th days after the event onsets over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European part of Russi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s well as on the 4th–5th days over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 Atlantic opposite Queen Maud Land and over the d’Urville Sea in the Southern Ocean.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chart analysis, the observed pressure growth, as a rule, results from the weakening of cyclones and intensification of anticyclone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 The presented results suggest that cosmic ray variations may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extratropical baric system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ar-terrestrial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