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航空   340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服役条件下飞机结构腐蚀损伤概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现役飞机结构腐蚀损伤外场调研数据入手,对飞机结构主要材料 LY12 CZ的腐蚀特征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给定时间下腐蚀损伤深度服从 Weibull分布;给定可靠度下,腐蚀深度 (d)随时间的变化符合 Sigmoid曲线规律;在较为恶劣环境下某型机内部件防腐涂层的有效期约为 2.5年。  相似文献   
432.
 分析了 4种铝合金在循环应变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材料在纵、横或高向的应变疲劳力学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取样方向对铝合金的应变疲劳寿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塑性。4种铝合金在纵、横或高向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均表现为循环硬化。7475 T735 1合金较之其他 3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应变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433.
以周期浸泡试验作为加速腐蚀试验,以最大腐蚀深度作为腐蚀损伤衡量指标,研究了 LY1 2 CZ铝合金型材腐蚀的统计规律和动力学规律。结果发现 :LY1 2 CZ铝合金型材的最大腐蚀深度符合 Gumbel统计规律;对于一定的面积 (一定的失效概率 ),最大腐蚀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为 S形曲线,必须分为点蚀阶段 ( Sigmoidal( Boltzman)曲线 )、剥蚀阶段 (直线 )两部分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研究对象的面积、腐蚀损伤容限、周期浸泡试验的加速系数及最大腐蚀深度、面积、腐蚀时间的之间函数关系式预测外场的日历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4.
对近年来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基础标准一材料的类别、牌号、状态表示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给出了有实用价值的航天常用新旧材料牌号、状态对照表.  相似文献   
435.
王会廷  高霖  沈晓辉  李泷杲 《航空学报》2010,31(6):1266-1271
 基于铝合金等难成形板材的需要,提出了双路径自然增压充液拉深新技术。用有限元法对铝合金2A12O双路径自然增压充液拉深进行研究,探讨径向压力和液池压力单独变化时对壁厚分布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液池压力和径向压力加载路径以及合适匹配比;分析了该方法中液池压力和径向压力成比例变化时,壁厚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采用15.0~20.0 MPa的液池压力,并将液池压力经增压活塞1.45倍增压后引到毛坯法兰边缘,可获得壁厚分布比较均匀、成形质量较高的零件,并能显著提高板料的极限拉深比;液池和径向压力的比例变化影响成形零件的壁厚分布,并且在不同的成形阶段其影响趋势不同。对模拟分析得到的压力加载路径和增压比进行实验,得到拉深比达2.65的铝合金2A12O杯形件,并建立其成形合理的压力区域。  相似文献   
436.
碳包覆纳米铝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在CH4和Ar的气氛下制备了碳包覆铝纳米粒子。对这种纳米粒子进行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测试,提供了确定纳米颗粒新型核-壳结构的实验依据。设计了几种类型的CH4气体喷嘴,经实验可知,CH4在高温区分解时,很容易与铝发生化学反应,只有选择合适的喷嘴类型和合适喷嘴高度才有可能制备出副产物较少的碳包覆铝粉。最后讨论了CH4气体流量和炉内总压对碳包覆纳米铝粉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7.
纳米铝粉在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考察了不同类型纳米铝粉的能量性能及热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纳米铝粉的活性铝含量低于普通铝粉,随活性铝含量的降低,纳米铝粉的燃烧热值降低;纳米铝粉呈现出与普通铝粉截然不同的热氧化特性。同时,研究了纳米铝粉对复合推进剂的燃烧性能与能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铝粉可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和降低压强指数,有利于改善推进剂的燃烧性能,但纳米铝粉的低活性铝含量导致推进剂的爆热值降低。  相似文献   
438.
通过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配制纳米电解液,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复合微弧氧化层,考察了恒电压和恒电流两种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对微弧氧化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恒电压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大幅度提高了生长电流和微弧氧化层生长速率;恒电流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提高了微弧氧化层生长速率,电流效率提高.纳米SiO2颗粒在纳米复合微弧氧化层中掺杂,形成杂质能级,并且降低了微弧氧化层材料的禁带宽度,促进了微弧氧化电击穿过程,是纳米SiO2复合促进微弧氧化层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9.
低温球磨制备纳米晶纯铝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球磨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纯铝粉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经低温球磨前后的纯铝粉体的化学成分、颗粒形貌及尺寸、微观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纯铝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呈现出"宽-窄-宽"式演化规律,这与存在于整个球磨过程中的"破碎-焊合"综合作用密切相关。低温球磨早期,位错胞演化机理主导纯铝粉体的晶粒细化;低温球磨后期,断裂冷焊机理则为纯铝粉体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40.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形核和长大模型与宏观传热模型相耦合对双辊连续铸轧纯铝薄带凝固微观组织进行了模拟,模拟计算中采用连续性异质形核模型和修正的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模型(KGT)。另外,模拟研究了铸轧工艺参数和金属凝固参数对双辊连续铸轧纯铝薄带凝固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可很好地解释和预测啮合点前柱状晶和等轴晶之间的转化和晶粒尺寸大小,柱状晶主要分布在靠近铸轧辊面附近,等轴晶则是远离铸轧辊面而靠近薄带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