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628篇
航空   1843篇
航天技术   236篇
综合类   217篇
航天   1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通过DD6单晶薄壁管试样机械应变控制热机械疲劳(TMF)试验,获取温度交变、相位角以及载荷控制方式对单晶应力应变响应与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交变会引起明显的应力不对称性并造成额外损伤,导致TMF寿命明显低于最高循环温度的等温疲劳(IF)寿命,并且反相(OP)循环寿命普遍要低于同等载荷的同相(IP)循环,这种寿命变化趋势与应力控制存在明显差异。采用Walker本构模型进行单晶材料在不同TMF循环下的滑移系黏塑性分析,构建单晶TMF损伤与滑移系细观应力应变参量的关联。在此基础上,选取最大Schmid应力、最大滑移剪应变率、滑移剪应变范围、循环Schmid应力比作为损伤参量,建立基于细观参量的TMF寿命模型,其对不同相位、不同载荷控制方式的TMF寿命预测精度均在2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942.
马兴裕  陈薄  周超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9):1851-1860
机械零部件喷油或滴油润滑方式下油滴与零件表面碰撞后形成的沉积油膜流动特性决定着零件表面润滑油膜的分布特征和零件的润滑状态,对于这一润滑现象的深入理解需要对油滴与金属固体壁面碰撞及其后沉积油膜的流动铺展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油滴与铝合金壁面碰撞的试验装置,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油滴与铝合金壁面碰撞及其后沉积油膜的流动铺展与形貌演化过程,分析了碰撞油滴的变形及沉积油膜的铺展与回缩历程,探讨了碰撞条件和润滑油黏度对沉积油膜流动铺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铝合金壁面碰撞后形成的沉积油膜铺展较快而回缩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整体回缩现象和振荡过程。较小碰撞角度下,铺展初期油滴与壁面之间存在轻微滑移现象,受重力和铺展能量的作用,铺展后期油膜发生断裂并溅射离开壁面,但没有二次油滴生成。前铺展因子随着碰撞角度的减小和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后铺展因子则随着两者的增大而增大。油滴直径对前、后铺展因子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943.
奚蔚  李强  沈培良  何瑞  杨刚  刘世杰 《航空学报》2021,42(5):524328-524328
提出了一种多部位损伤全寿命分析的工程方法,该方法包含3部分内容。对多裂纹萌生问题,通过研究多细节结构中裂纹萌生机理,将裂纹萌生寿命的取值事件转化为3个独立事件的积事件,前者的发生概率等于3个独立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3个独立事件的发生概率可由单细节结构裂纹萌生寿命的概率分布求得。从而可由单细节结构裂纹萌生寿命概率分布得到多细节结构中依次出现的各条裂纹的萌生寿命的概率分布。对多裂纹扩展问题,先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多裂纹指定长度组合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然后引入响应面法,定量地建立了裂纹长度与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响应面模型得到多裂纹任意长度组合下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后采用循环接循环法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对多裂纹结构失效分析,采用亚临界条件判断结构是否失效,认为结构上萌生的首条裂纹与第2条裂纹的位置相邻,裂纹发生首次连通时,结构失效。进行了单细节带孔板与多细节带孔板的裂纹萌生扩展试验,并对多细节带孔板的裂纹萌生扩展寿命和首次裂纹连通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4.
张纪奎  孔祥艺  马少俊  刘栋  王新波  冯军  王华明 《航空学报》2021,42(10):525430-525430
随着损伤容限设计理念发展和轻量化要求提高,高强高韧钛合金逐渐成为航空装备关键主承力构件主要结构材料。激光增材制造制备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具有数字化、短周期、低成本等技术优势,特别是激光增材制造过程超常固态相变动力学条件为制备高强高韧钛合金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根据航空主承力结构选材性能要求,对激光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在航空主承力结构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高强高韧和低屈强比特征,其疲劳缺口敏感性和裂纹扩展速率低,性能分散性小,综合性能满足航空主承力结构选材要求。与目前航空主承力结构广泛应用的TC4-DT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相比,激光增材制造TC11高强高韧钛合金损伤容限特性相当、疲劳性能有所改善、许用应力提高23%,结构具有进一步减重优势。激光增材制造TC11钛合金优异的强韧性匹配在提高结构许用应力的同时可避免大厚度结构发生脆性断裂,其低疲劳缺口敏感性和优异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对于结构服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由于高功率大缸径柴油机的排气管处于高温、高压、强冲击的工作环境,承受复杂恶劣的热机载荷,使得疲劳失效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工程中的排气管疲劳失效故障,基于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通排气管在热载荷、机械载荷和热机耦合载荷三种不同条件下的疲劳损伤机理以及低周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单纯交变热载荷不足以造成排气管低周疲劳失...  相似文献   
946.
徐颖强  陈仙亮  曹栋波 《航空学报》2018,39(5):221936-221936
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成本、时间周期等原因进行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评估时样本量通常极少(m=1或2),利用相容性检验方法可对样本量进行扩充。常规的Wilcoxon秩和检验和K-S(Kolmogorov-Smirnov)检验适用于小样本情形,而极小样本相容性检验方面研究较少,且缺乏对方法合理性的详细说明和对不同方法检验功效优劣的比较。航空航天产品疲劳寿命多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本文主要以正态分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onte Carlo仿真发现从某一正态分布Nμ,σ2)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x1x2计算均值μ1和标准差σ1后构建新正态分布Nμ1,σ12),其±σ1、±2σ1和±3σ1范围内的点落在原正态分布Nμ,σ2)±3σ范围内的概率依次为99.80%、98.13%和97.37%。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场试验数据样本量为2的情况,本文提出利用3σ原则对先验信息数据进行相容性检验从而扩充样本量的方法。将该方法与两种文献方法对比后发现其误差率明显更低并呈现出检验性能随先验数据增加而不断提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7.
王芝秀  朱凡  郑凯  李海 《航空学报》2018,39(8):421986-421986
采用拉伸和加速腐蚀试验,分别测试了预时效(180℃)+再时效(190、200、210℃)对一种低Cu含量Al-Mg-Si-Cu合金拉伸性能和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预时效和再时效时间或提高再时效温度,合金强度逐渐降低,同时,腐蚀类型按晶间腐蚀→均匀腐蚀→坑蚀顺序演化。其中,经预时效(180℃/2~8 h)+再时效(200℃/6 h或210℃/2 h)处理,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80~395 MPa、360~380 MPa和12%~15%,腐蚀类型为均匀腐蚀,实现强度与耐蚀性的良好配合。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随着双级时效程度的增加,合金强度的降低源于基体β"相的减少及β'相和Q'相的增加;晶间腐蚀倾向的降低与晶界Q相大间距、断续分布有关;坑蚀的形成则与结晶Q相吸收周围析出相、形成基体无析出区有关。  相似文献   
948.
为了解氟橡胶密封件在液压系统中的贮存寿命,在两种介质环境中对氟橡胶开展了加速老化试验。结果表明,氟橡胶耐热、耐介质、耐老化性能优异,在90℃下加速老化120 d后,压缩回弹性能、物理力学性能保持率均在80%以上,评估其具有20年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949.
腐蚀条件下飞机结构使用寿命的评定与监控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腐蚀条件下飞机结构使用寿命进行评定和监控的方法,该方法以室温大气环境的寿命评定结论为基础,考虑地面停放预腐蚀和空中环境中腐蚀疲劳的影响而对使用寿命进行修正,并针对歼击机的使用特点而进行工程简化,简化方案已在两种歼击机的关键部位中实施。  相似文献   
950.
飞机主要结构材料——高强铝合金的腐蚀损伤程度的定性检测采用目视法,为了使目视法的评定结果量化或近似量化,本文通过EXCO模拟实验,测量了LY12CZ和7075T7351铝合金在不同腐蚀等级时的最大腐蚀深度;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使上述2种高强铝合金的腐蚀等级近似量化.由此,通过腐蚀等级的评定,可以推测LY12CZ和7075T7351铝合金最大腐蚀深度的大致范围,从而提高了目视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