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277篇
航天技术   154篇
综合类   83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Two Al2O3/Cu composites containing 0.24 wt.% Al2O3 and 0.60 wt.% Al2O3 separately are prepared by internal oxidation. Effects of sliding speed and pressure on the fr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s and copper against brass a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 in morphology of the sliding surface and subsurface are examin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um (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Al2O3/Cu composites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pp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Under a given electrical current, the wear rate of Al2O3/Cu composites decreases as the Al2O3-content increases, However, the wear rates of the Al2O3/Cu composites and copper increase as the sliding speed and pressure increase under dry sliding condition. The main wear mechanisms for Al2O3/Cu composites are of abrasion and adhesion; for copper, it is adhesion, although wear by oxidation and electrical erosion can also be observed as the speed and pressure rise.  相似文献   
212.
一种计算多层涂覆目标RCS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用于计算表面涂覆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的快速算法.对于拟合成面元和棱边的多层涂覆目标,应用物理光学法及阻抗边界条件计算多层涂覆面元的RCS,并将物理绕射理论与等效电磁流法结合,用于计算多层涂覆棱边的RCS.在计算中,预先计算出目标不同涂覆表面反射系数矩阵,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效率.应用上述方法计算表面涂覆单层及多层涂覆材料的平板和典型旋转体的RCS,通过与文献给定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对多层涂覆复杂目标RCS的仿真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在提高计算速度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3.
在考虑稳恒流产生磁场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双时标,双流体方程组,从理论上对电双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实验室中产生电双层现象所必须引入的条件──必须有带电粒子流的注入.  相似文献   
214.
给出了椭圆暗条电流回路下暗条垂直平衡方程,并用它计算了NOAA131活动区暗条的平衡电流,分析了其暗条电流的特性.   相似文献   
215.
基于VHF数据链的自动相关监视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基于甚高频(VHF)数据链的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为改善ADS系统的跟踪精度,将基于"当前"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ADS系统数据处理.数字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突发干扰和飞机姿态变化造成的ADS报文丢失、乱码对ADS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使ADS系统更为实用化.   相似文献   
216.
文章介绍了在CM2零磁场稳流电源的设计与研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测试的数据,以及最后所达到的技术指标与仪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17.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PWM电流预测控制中电机参数扰动造成的电流静差及振荡问题,提出基于龙伯格(Luenberger)观测器的PWM电流预测控制。首先,将系统参数扰动引入到电机电压方程,构建在参数扰动中拥有优良性能的Luenberger观测器来观测系统扰动。其次,离散化Luenberger扰动观测器,通过极点配置分析系统稳定性。最后,将观测器估计系统扰动引入含参数扰动项的电压方程中,为PWM电流预测控制算法提供实时性扰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无静差地观测出系统扰动,有效避免参数扰动造成的电流静差及振荡问题,提高电流预测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18.
针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需要电流传感器数量多、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方法。它只使用两个电流传感器便可实现对五相电流的全采集,能有效减少硬件电路的成本和复杂性,重构精度和速度能够满足五相电机控制的需要。最后在MATLAB仿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9.
研究脉冲电流辅助瞬间液相(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扩散连接技术,采用粉末中间层,利用低压高强脉冲电流通过铝基复合材料搭接面与中间层,从而实现对SiC_p/2024Al复合材料板材的TLP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连接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探索脉冲电流对铝基复合材料连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压强为1×10~(-3)Pa,平均电流密度115 A/mm~2,连接预紧压力为0.5 MPa,连接时间60 min条件下,连接接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连接界面,无缺陷产生;通过对连接接头微观组织观察发现,在脉冲电流作用下,接头原位生成弥散的高强度高硬度金属间化合物增强相,有效地提高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20.
The annual mean sunspot number (SSN) has a minimum value in 2008, while the monthly mean SSN has a value of zero in August 2009. The galactic cosmic ray modulation for cycle 24 began at earth orbit in January 2010. We study the onse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odulation cycle using data from the global network of neutron monitors. They respond to time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galactic cosmic ray rigidity spectrum. The corresponding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B) and solar wind velocity (V) as well as the tilt angle of the 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 are also studied. There is a lag of 3 months between a large, sharp increase of the tilt angle of the 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 and the onset of modulation. Some neutron monitors are undergoing long-term drifts of unknown orig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