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143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流固耦合数据交换的插值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投影-形函数插值的新方法,用发展了三维线性插值方法。又包括使用优化插值和常体积转化等6种插值方法,从表征多种不同网格质量和待插值函数值情况的角度,进行了插值精度验证的应用研究,探索了网格质量和待插值函数值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投影-形函数插值方法的效果很好;流/固的网格质量及其匹配状况在很多情况下对插值精度的影响要远大于插值方法本身。  相似文献   
52.
混合重叠网格插值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重叠网格间合理插值是保证流场计算正确的基础之一。本文针对重叠区网格尺寸匹配度较差时插值误差较大问题,发展了一种新型混合重叠网格插值方法,通过使用二阶精度插值、按单元尺度区分和扩充模板,改善了插值区网格尺寸匹配度较差时的插值精度。本文方法适用于任意单元类型的混合网格重叠,对各类单元处理透明,实现简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在网格重叠区流场变量传递正确有效,插值区网格尺寸匹配度较差时,相比原始方法,等值线过渡更为光滑,变量经过插值区耗散更小,计算与试验值符合更好。  相似文献   
53.
理论分析了插值方法引入误差的原因,提出一种利用时间推进方法和移动网格技术实现网格之间流场信息传递的思想,并构造计算方法。在介绍新的信息传递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三维情况下传递过程需要满足的时间推进步长稳定性条件,推导出最小推进步数的要求。最后,通过对激波诱导物体运动的非定常流动模拟,比较了信息传递算法和线性插值、加权最小二乘插值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与插值方法相比,信息传递过程没有引入误差,能有效抑制非物理振荡,保持流场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4.
高分辨率多径时延测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英云  马洪 《上海航天》2010,27(6):52-56
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高分辨率多径信号时延测量方法。对参考信号作三阶样条插值获得每条多径信号最小二乘意义的最优估计,用每条多径信号的测量值重构接收信号,通过反复迭代使重构信号是接收信号最小二乘意义的最优估计,实现多径信号的时延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低信噪比、窄带信号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的时延测量精度,性能优于MUSIC类时差测量算法。  相似文献   
55.
在卫星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中传输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时,工程上可以考虑采用以插值运算为核心的信道估计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文章首先给出并研究了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和拉格朗日函数插值这三种插值估计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各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插值估计的均方误差以及系统的误比特率这三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综合评估总结出了"在慢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下宜采用线性插值估计算法"和"在快多径衰落信道环境下宜采用三次样条插值估计算法或拉格朗日函数插值估计算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存在的扫描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仿人眼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算法.从仿生学角度出发,该算法模仿人类眼睛的扫描功能,对陌生环境进行分步扫描:根据当前的扫描信息,在线规划出下一步的扫描规律,以减少无用信息的获取;采用分步插补定位的方法来弥补分步扫描带来的时间消耗,从而提高了扫描系统的效率.为了满足扫描算法的在线处理对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一种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硬件平台架构:即DSP作主控制器负责三维信息的获取,FPGA作协处理器负责扫描算法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仿人眼功能的扫描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三维扫描系统的扫描效率.  相似文献   
57.
多轴液压联动实时插补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液压系统位置控制的特点和难点,研究了多轴液压联动控制时运动轨迹滞后大、速度不平稳等问题,采用设置主、从变量并对主变量预估的方法,提出了多轴液压联动运动轨迹的实时插补控制算法,并进行了算法的误差分析,给出了算法编程实现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当前主要的高清晰度图像插值放大方法,为实现快速放大而选择了基于图像轮廓插值改善清晰度的技术路线,并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图像轮廓线光顺数值算法,对轮廓线划分的两类子区域提出了精度更高的插值算法.最后,以典型平面图形的图像和由3DMax生成的三维渲染图像为例对本文方法进行检验,与双线性插值结果的对比说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插值放大效果.  相似文献   
59.
电磁式跟踪器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置和姿态,但其测量精度也容易受金属环境干扰。本文根据电磁跟踪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磁式跟踪器姿态校正的模型,讨论了两种不同的姿态校正实现方法:插值法和拟合法,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某一金属环境进行了畸变姿态校正的试验,给出了3个不同的姿态实际值和在此金属环境下的畸变和校正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姿态校正算法能很好地补偿金属环境引起的电磁式跟踪器姿态的畸变。  相似文献   
60.
The grid fin is an unconventional control surface used on missiles and rockets. Although aerodynamics of grid fin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researchers, few considers the aeroelastic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static aeroelastic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by the coupled visco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ith structural flexibility method in transonic and supersonic regimes. The developed coupling strategy including fluid–structure interpolation and volume mesh motion schemes is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 vertical and a horizontal grid fin mounted on a body. Horizontal f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ed fin is swept backward and the axial force is increased. The deformations also induce the movement of center of pressure, causing the reduction and reversal in hinge moment for the transonic flow and the supersonic flow,respectively. For the vertical fin, the local effective incidences are increased due to the deformations so that the deformed normal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both the deformed and original normal forces experience a sudden reduction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leeward separated vortices on the fin. Additionally, the increment in axial force is shown to correlate strongly with the increment in the square of normal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