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245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41.
民机横航向稳定性飞行试验与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适航条款的要求,归纳出民机横航向稳定性的试飞要点.对国产某型支线客机的横航向稳定特性进行了评定研究,提出了合适的飞行试验方法,并进行了飞行试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所验证的本体阻尼特性满足适航审定的最低要求,而且通过自动偏航阻尼器的增稳作用,飞行品质有显著提升,飞行员更易于完成横航向控制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242.
疲劳敏感结构修理损伤容限评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ASR中规定自2010年11月20日起,对民用航空器结构疲劳敏感元件上修理的损伤容限评估必须由航空运营人自己负责,并制定满足飞机持续适航要求的损伤容限检查计划。本文讨论了几种对民用航空器结构疲劳敏感元件进行修理的损伤容限评估及制定补充检查计划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43.
民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要求型号申请人通过系统性规划和实施型号研制过程,向局方提出正确、完整和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证据,用"设计保证"确保产品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基于系统工程中"双V模型"(ValidationVerification,简称"双V模型")理论,以"研制规划保证回路"和"研制过程回路"为两条核心路径,辨识了证据体系与构型管理、民机系统研制过程及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之间的接口关系,以飞机、系统和设备层级下的构型项目类型为框架,提出了以"规划保证"、"需求定义"、"逻辑/物理方案实现"、"确认数据"和"验证数据"五个维度构成的符合性证据体系,明确了证据链数据间的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244.
浅析民用飞机的结构安定性分析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机体结构无论本体结构及连接区如何复杂,基本是在弹性力学的基础上开展结构静强度计算分析的。极限载荷工况下全机自然网格有限元模型内力求解均是限制载荷的1.5倍线性解析获得。而实际上除有特殊设计要求外的大部分结构允许限制载荷下无有害永久变形,极限载荷下不破坏,如果极限载荷结构仍为线性分布,只能说明结构效率低下,商用飞机的竞争力和先进性无从谈起。那么这种线性假设成立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呢?通过对结构安定性概念的研究指出该假设成立的前提,并提出了一种对民用飞机机体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方法的新理念,即结构安定性概念。通过诠释结构安定性,延伸对CCAR25部第25.303和25.305(a)条款的解读,为飞机型号合格审查活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45.
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飞机地面滑跑起飞全过程的运动方程,并结合适航条例规定,给出了一种确定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参照失速速度修正方法给出了受俯仰操纵效能限制的飞机最小离地速度的修正方法;分析了单发失效及不同抬前轮时间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所给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46.
采用B/S模式和.NET技术,设计开发了航空公司适航指令管理系统(AADMS).详细介绍了AADMS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描述了Web开发技术、ASP.NET和ActiveX技术在AADMS开发中的应用。AADMS不仅提高了航空运输集团内子公司间适航指令(AD)的管理效率,而且保障了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47.
本文从水陆两栖飞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展望了水陆两栖飞机的未来应用。结合我国目前的适航审定规则与国外发达通航国家的适航规章,从飞行性能和特征、结构和载荷、航电系统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现有适航规定中水陆两栖飞机的适航要求异同,总结其特点,并分析了适航规章的不足;根据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实际结构特点和任务模式,提出了我国现有适航规定在水陆两栖飞机方面的适航要求在起飞特性、结构安全、密封和腐蚀防护以及驾驶舱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增补建议。  相似文献   
248.
基于适航符合性的翼身融合布局客机客舱布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适航符合性,结合结构空间限制,从过道宽度、最大并排座椅数、应急出口布置、应急撤离、乘务员座椅布置、洗手间和厨房布置等方面,对某翼身融合布局客机方案的客舱布置开展设计,得到了382座典型两舱布置方案,该方案具有2对机头A型出口和4个机腹A型出口,4条纵向通道和5条横向通道。该布局可以满足适航标准对过道宽度、最大并排座椅数、应急出口类型、应急出口均布性、应急出口通路、乘务员数量、乘务员视界等相关要求。通过与座级相当的常规客机对比,该布局纵向和垂向空间舒适性较高,公务舱座椅排距约多出58%,靠近舱室壁板的乘客头部空间约多出4%~18%;但横向空间舒适性稍差。通过应急撤离仿真系统分析,该布局满足"90 s应急撤离"要求。  相似文献   
249.
民用飞机智能飞行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刚  张炯  李博  曾锐  毛研勋 《航空学报》2021,42(4):525198-525198
人工智能已成为民用飞机技术创新发展与竞争的新赛道。在面向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的多种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中,智能飞行致力于改变传统飞行驾驶模式,重构未来飞行的人机交互模式与空中交通管理架构,成为行业特征最为显著、最具备颠覆性变革的方向,是民用飞机智能化竞争的新焦点。阐述了智能飞行理念,规划辅助智能、增强智能、完全智能三阶段实施路线,以25部、23部、轻型运动类飞机为对象,制定智能飞行推进路线,构建技术体系,提炼影响智能飞行在应用落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可信适航与人为因素两项关键应用基础技术,分享对于智能飞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250.
大型航空发动机试验及试验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主要技术特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3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CCAR33)所要求的试验科目和试验设备的特点,针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试验设备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