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05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对现有机场场面监视技术做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基于ADS-B技术的场面监视系统框架,对ADS-B的报文传输协议做了解析。研究和分析结果可以为ADS-B在场面监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李骏  安玮  周一宇 《航空学报》2009,30(8):1460-1465
在对天基光学监视跟踪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样点状态转换修正球坐标Sigma点卡尔曼滤波(MSC-SPKF)方法以实现对空间目标的三维被动跟踪。利用修正球坐标系和无迹变换(UT)分别在仅测角被动跟踪和获取非线性系统状态二阶矩方面的优势,选择在修正球坐标状态空间内进行Sigma点采样,并利用状态空间转换完成样点矢量非线性预测,最后在修正球坐标空间内完成滤波更新,并给出相应的初始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收敛性和稳健性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3.
首先对目前西方国家装备的较先进的机载海面监视雷达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它们的技术特点。现役机载海面监视雷达具有多功能和多工作模式的特点,除增强了对高海况下的小目标检测能力外,还新增了气象探测、SAR/ISAR和HRRP等先进功能。最后指出了机载海面监视雷达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4.
基于运动对象自动检测和查询的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缺陷,提出基于运动对象自动检测和查询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帧间差的4次统计量的假设验证,自动检测运动对象.用形态学腐蚀和膨胀算子对检测的运动对象的二值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检测运动对象的可靠性,降低误警率.为自动跟踪运动对象轨迹,提出检测块概念.依据检测的运动对象和事件,建立相应的监控信息标注数据库,进而由时间段、运动对象及场景中发生的事件来查询监控信息,实现"跳跃"式随机检索监控信息.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对实现智能的视频监控系统是有效且健壮的.   相似文献   
115.
研究表明风力发电场可能会影响航管雷达系统,导致其工作性能下降,因此准确评估风电场对航管雷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二次雷达信号特征给出了一种风电场对二次雷达影响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二次雷达信号特征从风电场反射信号干扰方面分析了风电场对航管二次雷达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阐述了以反射信号的时延来划分风电场影响区域的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上的仿真实验来验证本文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对流天气是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建立对流天气条件下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效率。从对流天气影响信息解释转换、容量评估与预警及空域响应预案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趋势是:对流天气逐渐通过各种解释转换模型被量化为对空域和航路的影响;对流天气下空域通行能力主要受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限制,只有准确评估对流天气下的工作负荷,才能做出正确的通行能力短缺预警;对流天气响应方案,逐渐由地面等待、增加同航迹间隔、返航、备降等高耗能的流量控制措施,转向以灵活使用空域预案确保改航方案的实施方向发展。课题的应用前景是可以化解对流天气下交通需求与空域通行能力不平衡的矛盾,提高预警准确度,减少响应前置时间,提高流量管理与容量管理协同运行的效率,减轻对流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减少航空器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7.
With the intense increase in space objects, especially space debris, it is necessary to efficiently track and catalog the extensive dense clusters of space objects. As the main instrument for low earth orbit (LEO) space surveillance, ground-based radar system is usually limited by its resolution while tracking small space debris with high density. Thus, the obtained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could have been seriously missed, which makes the traditional tracking method inefficient.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conceived the concept of group tracking. For group tracking, the overall tendency of the group objects is expected to be revealed, and the trajectories of individual objects are simultaneously reconstructed explicitly. According to mode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roup center and individual trajectories using the Markov random field (MRF) within Bayesian framework, the objects’ number and individual trajectory can be estimated more accurately in the condition of high miss alarm probability. The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Particle algorithm was utilized for solving the Bayesian integral problem. Furthermore, we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for describing the behaviors of groups merging and splitting, which can expand the single group tracking algorithm to track variable multiple groups. Finally, simulation of the group tracking of space objects was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18.
美国系留气球载监视系统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和分析了美国的四十多年来发展和气球载监视系统使用情况。根据其现在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认为未来系留气球载监视系统将在美国国土安全和国防安全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9.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信息处理,根据民航用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军方用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一个可能的ADS-SSR数据融合模型的探讨,给出了此模型的具体算法。本算法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可实现整个飞行过程的无间断的可靠的监视,并且在高密度终端区提供必要的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20.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新的通信、导航和监视/空中交通管理,能改善空中交通服务,减少运营费用和提高飞行安全等。中国民航学院建成航空卫星移动通信实验地球站,为研究新航行系统、试验自动相关监视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