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96篇
航空   1579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282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内外流耦合效应对分布式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揭示分布式涵道风扇部件在爬升、巡航过程中内外流耦合效应对气动性能和流动机理的影响规律,通过三维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数值、试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详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飞行状态中转子叶片和唇口壁面对风扇推力影响显著。随着无量纲质量流量率的提高,转子进气方向由负迎角往正迎角改变,推力系数增加。爬升时存在最佳进气迎角,气动效率最高。巡航状态的唇口摩擦阻力最小,推进效率最高。过大或过小的无量纲质量流量率会使得唇口的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增大,从而降低推进效率。   相似文献   
102.
杨文  卜忱  眭建军  尚祖铭 《航空学报》2016,37(8):2464-2471
不论是现代高机动隐身战斗机的设计需求还是常规布局飞机的飞行动力学分析,深入研究大迎角飞行时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模型都极其重要。基于纵向运动小振幅及大振幅强迫振荡试验数据,分析了常规稳定导数模型的准确性,并从导数模型出发发展了简化涡流和分离流时间迟滞效应的非定常气动力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最后应用风洞典型机动历程模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复杂构型高机动飞机模型,发展并改进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飞机不同机动下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Starship新型舵面形式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佳  左光  徐艺哲  杜若凡  赵飞  屈峰 《航空学报》2021,42(2):624058-624058
作为新型垂直起降的载人航天器,Starship采用了新型舵面控制方式,其通过前后两组可沿轴线方向偏转的翼面来实现对机体的控制。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对该种舵面形式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该种舵面偏转方式对飞行器升阻力和三轴力矩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机理。在小攻角下,Starship后翼为操纵面,其偏转对控制力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偏转角度与控制力系数基本成线性关系;前翼偏转则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偏转角度与阻力系数基本线性相关。后翼偏转角与俯仰力矩系数和滚转力矩系数的线性相关性较好,对偏航力矩系数也有耦合影响。前翼的偏转对偏航力矩系数的影响显著,同时与滚转力矩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耦合较小。在大攻角下,尤其是在着陆阶段攻角大于90°的情况下,传统的襟副翼控制方式失效概率高,而新型舵面控制形式前翼和后翼偏转与三轴力矩系数的相关性仍非常强。其对于俯仰通道、滚转通道和偏航通道均能保持良好的操纵特性。  相似文献   
104.
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流动不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儒  何国强  李强  晁侃 《推进技术》2013,34(1):95-100
采用大涡模拟技术,针对某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开展了发动机燃面退移0mm,160mm和280mm三个时刻下发动机燃烧室内部流动不稳定现象的数值分析,获得了三个典型时刻燃烧室内压强可能的振荡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点火初期燃烧室内流动不稳定性主要由表面涡脱落导致;随着燃面的退移,端面限燃层暴露在燃气中,由于端面包覆结构残余的影响,燃烧室内流动不稳定性主要由障碍涡脱落决定,且与点火初期相比,压强振荡的频率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05.
对某飞翼布局无人机的翼型进行考虑隐身迎角的气动、隐身综合优化研究。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自由变形方法实现翼型的参数化表达;无限插值动网格方法生成气动求解的计算网格;分别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求解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及物理光学法计算翼型的气动、隐身性能;选择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综合寻优设计研究。优化翼型兼顾了气动与隐身的要求,其综合性能优于原翼型。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6.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of a fly-by-wire (FBW) passenger airliner with a complex frame-work and high feedback gain augmentation would change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 of a loaded signal and suppress the excitation of an airplane's pertinent motion modes. Taking a research example of an FBW passenger airliner model with longitudinal relaxed-static-stability, a new method of signal type selection and signal parameter design is proposed, through analysis of signal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plane body's frequency response. According to CCAR60--the Appraisal and Use Regulation of Flight Simulator Device, the simulation validation of the FBW passenger airliner's longitudinal aerodynamic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validati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esigned signal could excite the longitudinal motion mode of the FBW passenger airliner adequately and the multiparameter comparison in simulation meets the objective test request of CCAR60. Meanwhile, the relative errors of aerodynamic parameters are less than 10%.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了箱梁颤振过程中模型周围流场的旋涡特征,以模型扭转振动位移作为参考信号,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了旋涡规律性演化对模型周期性振动的驱动作用。风速较低时,箱梁振幅很小,其尾部风嘴附近上侧的旋涡尺度也很小,不易观测到,而下侧的旋涡尺度较大,其形状接近于圆形。当风速接近颤振临界风速时,箱梁振幅明显增大,并且模型尾部风嘴上侧的旋涡尺度也显著增大,达到与下侧旋涡尺度相匹配的程度,模型尾部风嘴上下侧旋涡的交替作用主导了结构振动直到模型振动发散。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方法模拟了箱梁颤振临界状态下的绕流特性,结合正交特征分解(POD)的方法研究了模型颤振时刻表面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在颤振过程中箱梁表面波动压力的主控成分向迎风侧风嘴漂移。  相似文献   
108.
大涵道比发动机多级低压涡轮气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云  王雷  王刚 《航空发动机》2013,39(4):51-55
基于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多级低压涡轮设计研究,分析了大涵道比发动机多级低压涡轮气动设计特点和主要设计参数的设计选取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研究了过渡流道设计参数的选取标准、过渡流道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对多级低压涡轮子午流道设计与功率分配方法,综合分析了多级低压涡轮功率分配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并探讨了高升力涡轮叶型设计方法。研究表明:过渡流道方案设计可以采用长高比及当量扩张角作为初步选取标准;多级低压涡轮功率分配要综合考虑不同工况性能及气动设计参数;完成设计的大转折角后加载叶型能够有效地控制涡轮叶栅内的流动损失。  相似文献   
109.
斜流压气机扩压器设计和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众  刘振侠  黄键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4):36-39,44
以匹配某高增压比斜流叶轮为目标,设计了Z15、Z16和Z17三个扩压器方案,然后以斜流级(斜流叶轮+扩压器)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三维粘性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方案扩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内部流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匹配斜流叶轮的目标,三种方案的整级最大绝热效率均超过82%,最大总压比超过5.6,大多数工况点的静压恢复系数大于0.6,总压恢复系数大于0.92。其中.Z16方案气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0.
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性能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目前垂直起降升力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耗油量大,对地面热蚀严重等诸多问题,并且还限制了飞行器原有的性能,因此研究新型高效、简单实用的垂直起降升力装置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二维N-S方程组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利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研究论证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