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261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1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通过对迎角、侧滑角、后掠角等概念的几何意义进行确认,从几何上确定了各迎角间的关系,在不改变几何意义的基础上对有侧滑和无侧滑时的迎角关系式进行近似处理,并运用目前通行的方法推导了由侧滑导致的后掠翼飞机的滚转力矩公式,对后掠翼飞机横侧静稳定性的分析提出一种较准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几何意义明确,采用类比的方法后,避免了复杂的几何证明,因而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比较简捷。 由于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同和近似处理的方法不同,所得滚转力矩的变化规律也是不同的。但在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各种方法所得的简化结果则相同。  相似文献   
532.
增升装置是机翼上用来改善气流状态和增加升力的一套活动面板,可在飞机起飞、着陆和低速机动飞行时增加机翼剖面弯曲度和有效迎角,因此对提升大型民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等低速性能,包括进场姿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飞机在起降中一般要求尽量减小飞行速度和缩短滑行距离,同时要达到比较大的升力系数,这就意味着增升装置此时也具有较大的偏度,作用在上面的载荷也会比较大。因此,大型民用飞机增升装置的载荷计算是其设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民用飞机载荷设计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增升装置载荷的计算原理及设计方法,给出了一套襟缝翼气动和惯性载荷的工程算法。  相似文献   
533.
对边条翼布局双垂尾发生抖振时的表面脉动压力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进行。实验迎角范围:10°~40°,风速:50m/s。实验测量了垂尾内外侧表面各9处的脉动压力,并将脉动压力沿表面积分近似得到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实验同时测量了垂尾根部应变、翼尖前缘及后缘的加速度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测量方法得出的垂尾抖振响应规律一致,得到的垂尾抖振起始迎角相同,这表明垂尾的抖振响应是由边条涡破裂流作用在垂尾表面的脉动载荷引起的;随迎角增大,边条涡破裂流的能量不断增加,且越来越集中于低频范围,但当迎角过大时,边条涡的破裂点远离垂尾,破裂涡的能量耗散很大,从而作用在垂尾表面的脉动载荷减弱。  相似文献   
534.
通过水平定向钻在市政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水平定向钻施工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评估。为此,对水平定向钻小直径管道施工过程引起的力学效应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拉力、扭矩和泥浆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沉降位移监测值,就具体施工过程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5.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弹性桅杆几何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离轨帆弹性桅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增加壳体厚度、保持弧长不变,减小曲率半径以及增大壳体截面圆心角都能有效提高离轨帆自动展开能力及弹性桅杆支撑刚度;弹性桅杆的弯曲内部应力只与材料属性、曲率半径、缠绕半径以及壳体厚度有关;曲率半径减小、壳体厚度增加都会增大弹性桅杆的弯曲内部应力,有可能会导致弹性桅杆在缠绕时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对弹性桅杆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弹性桅杆几何参数对其展开能力以及缠绕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6.
面向具备波束指向捷变能力的小型化敏捷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成像需求,提出了通过平台姿态敏捷机动和载荷波束捷变扫描一体化控制实现条带成像、多条带拼接成像、滑动聚束成像等传统成像模式的方法。针对配合成像过程提出的大角度机动和高精度高稳定度连续指向跟踪控制要求,采用5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组成的"五面锥"构形控制力矩陀螺群作为执行机构,设计了基于姿态四元数和角速度反馈的改进型递阶饱和控制器,实现了平台的敏捷机动和对目标的稳定跟踪指向。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37.
当航天器执行高动态敏捷机动或者姿态动态跟踪控制等任务时,常使用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简称CMG)和飞轮(reaction wheel,简称RW)构成的混合执行机构来提供大力矩。提出了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化的混合执行机构操纵律,从几何角度出发,给出了力矩输出能力最优的CMG框架角速度和RW角加速度,通过引入参数,并讨论参数的设置的最优,使得框架转速误差和输出力矩误差的混合二次型达到最小,保证了混合执行机构在输出力矩误差最小的情况下,力矩输出能力最优。以金字塔构型的CMG集群和正交的RW集群构成的混合执行机构为例,对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化的混合执行机构操纵律进行合理化分析,证明了引入参数的作用,并且证明了混合执行机构不存在CMG奇异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化的混合执行机构操纵律解决了CMG奇异的问题并使得RW不陷入饱和,输出力矩误差较小,输出力矩能力强,能够应用于航天器大角度机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