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6篇
  免费   1862篇
  国内免费   674篇
航空   4646篇
航天技术   536篇
综合类   349篇
航天   102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三维喷管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粒子  王长辉  刘宇  王一白 《推进技术》2005,26(6):499-503,521
为了简化设计过程并获得满意的设计性能,以圆转方和圆转矩形喷管为例,对已有的三维喷管型面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运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型面转换起始位置和喷管出口高宽比的确定,提出了一套三维型面的直接生成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准则。经过实际设计和加工的检验,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工艺可行性。在能够保证三维喷管的制造工艺条件以及冷却通道布置要求下,型面转换的起始位置可以尽量接近喉部;喷管出口截面的宽边不要超过窄边的1.5倍,应尽量接近于方形。  相似文献   
112.
随着计算机在分析与仿真中的广泛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许多复杂而难以观察的现象已能得到揭示.因此,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设计与研制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十分重要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计算机在一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预示、设计优化、性能检验和故障分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今后我国在设计与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如何加强计算机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3.
近代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之任 《推进技术》1991,12(4):29-35
本文对近代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文中指出:使用高能、无毒的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为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势在必行;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可以明显提高发动机的比冲、减小发动机尺寸和质量;采用推进剂利用系统可以减少推进剂的剩余量,以提高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使用辅助增压泵可降低贮箱压力,并提高发动机主泵的入口压力,以保证主泵在没有汽蚀的条件下可靠工作;高可靠性、长寿命和重复使用对航天产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针对某型导弹由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联合动力装置进行九变量寻优计算.通过采用二维抛物线插值方法及合理组织迭代的技巧,解决了庞大的目标函数计算子程序耗时太多的问题;经大量调试,协调寻优步长、罚因子、收敛精度,最后成功地完成了本文的九维寻优计算,得到了能稳定收敛的最优解.所得最优方案比原参考方案的发动机总重减轻7.03kg(约占总重的2%).  相似文献   
115.
旋转同心双轴间流动的热态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宏伟  丁水汀  袁怡祥  徐国强  陶智 《推进技术》2001,22(5):397-399,414
某型发动机高、低压涡轮轴间环形气流通内的流动可以简化为两个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问题。对其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得出了实验准则,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台,以实验方法研究了具有轴向通流的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气雷诺数增大,阻力系数总体趋势减小;冷气雷诺数的影响远大于内轴和外轴旋转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在聚氧提高航机部件性能,总体性能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航空发动机聚氧减重的规律,提供聚氧缩短压气机、燃烧室、涡轮轴向尺寸、减少发动机直径、减轻上述核心机部件和发动机总重量的理论依据,可供航机预研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基于解析及特征造型的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跨海  李立州  岳珠峰 《推进技术》2007,28(6):637-640,656
基于数学解析与特征造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构造过程的复杂涡轮冷却叶片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用五次多项式描述叶身型线,根据壁面厚度函数求解冷却通道外形,定义冷却通道隔板位置及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叶身及冷却通道各截面造型数据;以特征造型方法完成对涡轮冷却叶片转弯流道、缘板、榫头及叶片相关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利用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多腔回流式涡轮冷却叶片的自动建模。  相似文献   
118.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11-year solar cycle (SC) modulation of stratosphere temperatures and winds from the ERA-40 dataset is reviewed, with emphasis on the Northern winter hemisphere. A frequency modulation of sudden warming events is noted, with warmings occurring earlier in solar minimum periods than in solar maximum periods. The observ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the SC and the 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on the frequency of sudden warmings is noted as a possible clue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mechanism of influence. A possible transfer route for the 11-year solar cycle from the equatorial stratopause region to the lowest part of the stratosphere is proposed, via an influence on sudden warming events and the associated induc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SC and QBO composites of zonal wind anomalies show anomalous wind distributions in the subtropical upper stratosphere in early winter. Mechanistic model experiments are reviewed that demonstrate a sensitivity of sudden warmings to small wind anomalies in this region. Various diagnostics from these experiments are shown, including EP fluxes and their divergence and also the synoptic evolution of the polar vortex,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Some recent GCM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C/QBO interaction are also described. They simulate reasonably well the observed SC/QBO interaction of sudden warming events and appear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ropical/subtropical upper stratospheric wind anomalies ar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timing of sudden warmings.  相似文献   
119.
某型涡喷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针对某型涡喷发动机的一组含零故障的多台不同步截尾故障数据。给出了趋势检验、AMSAA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表明,该型发动机有显著的可靠性增长,且可用AMSAA模型拟合其故障数据,在考虑零故障后,其参数及MTBF的极大似然估计(MLE)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20.
详细分析了发动机瞬变过程中热传递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了热传递对压气机稳定裕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并以一台增压比为26的涡扇发动机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