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航空   352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基于活动目录的企业网络中,常使用配置文件服务器集中保存用户的配置文件,使得用户在网络中任意一台计算机登录时都可获取本人的个性化设置。但是利用Windows服务器作为配置文件服务器,存在易受病毒攻击、性能不高、服务连续性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Linux服务器作为配置文件服务器的技术,使用Samba软件为Windows用户提供配置文件的保存和读取服务。同时,为了提高Linux服务器的性能,加快用户登录时间,还提出了将桌面、我的文档等文件夹重定向到配置文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和Samba服务的性能调优等技术。通过采取这些技术,配置文件服务器更加稳定可靠,用户的登录时间明显地减少。  相似文献   
192.
基于LADRC的无人直升机轨迹跟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是对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系统进行解耦控制的系统。为解决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效果依赖于直升机物理参数的测量和辨识精度以及外部扰动大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多回路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无人直升机X-Cell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引入风切变、大气紊流和突风模型以更加准确模拟真实飞行环境;然后对X-Cell进行配平计算以验证动力学模型和配平算法的准确性,并选取一组配平值作为轨迹控制仿真的初始状态和操纵量;随后根据被控量的动力学方程阶次选取对应的一阶和二阶LADRC基本控制器,并结合时间尺度原理,自内向外依次构建无人直升机的姿态、速度和位置控制回路,将三回路串联从而建立了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而后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特征根计算结果表明轨迹控制系统镇定了X-Cell开环系统不稳定的动态特性;最后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各种扰动下直升机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带爬升率的"8"字形轨迹跟踪,且相比于基于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更优的鲁棒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193.
王超  陆洋  陈仁良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8):1922-1929
为摸索直升机桨距主动控制对旋翼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机理,首先建立能够考虑2阶谐波桨距控制影响的旋翼气动力模型,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将旋翼需用功率作为性能评估的依据,在全机配平状态下开展2阶谐波桨距控制对旋翼性能的影响研究.对于样例直升机,前进比为0.2时,施加任何2阶谐波桨距控制均使旋翼需用功率增加;前进比为0.35时,施加幅值为1.5°、初相位为90°的2阶谐波桨距控制使旋翼需用功率降低约5%.通过分析样例直升机桨盘平面迎角分布和阻力系数分布,总结出利用2阶谐波桨距控制提升旋翼性能的物理本质:当直升机处于高速、大载荷飞行状态时,施加适当的2阶谐波桨距控制可以改善桨盘平面迎角分布,推迟后行边桨叶失速,从而降低旋翼需用功率,有效提升旋翼性能.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有源对消隐身要求的系统延时短、反应速度快、信号参数测量和对消波幅相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相控阵技术、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有源对消系统。为了解决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计算量太大、不能有流水线延迟和难以实现实时计算等问题,采用离线计算的方法,预先建立目标的全向雷达散射截面(RCS)数据库、杂波数据库和噪声数据库,由FPGA根据测得的雷达信号参数在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应的目标回波数据,实时调整对消波的幅度和相位,使对方的雷达接收机始终处于合成方向图的零点。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5.
反舰导弹复合导引头的主动通道在辐射时机取值上存在一个矛盾--过早辐射会增大过早暴露自身的风险,过晚辐射则有可能出现目标脱离视野范围或在最大过载情况下仍无法命中目标的问题。针对导弹仅在末制导阶段开启辐射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主动通道最晚辐射时机的求解方法,既保证了一定的命中概率,又降低了被敌方侦察截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6.
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转速范围较大,固定的控制参数很难同时保证系统所需的低频和高频特性。本文在一般单神经元PID控制的基础上,将转速信号引入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器,在不同转速段选择不同的学习速率以调节控制参数得到合适的磁悬浮轴承的刚度和阻尼。试验结果表明,变学习速率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能够明显减小转子在各阶临界转速时的振幅,有助于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7.
飞机泊位自动引导系统中,识别跟踪定位泊位飞机时,会出现灰度较低区域被误判为阴影区域的现象,严重影响识别效果,因此分割飞机阴影是泊位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将形态学的幂变换与无边界主动轮廓线模型结合的阴影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多方向权重形态学对泊位飞机图像中的噪声和微小的干扰区域进行滤除,然后进行幂变换来增强图像质量,最后利用无边界主动轮廓线模型分割阴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滤除噪声,保留图像细节,而且能提高分割阴影的精确度,并且抑制了泊位飞机分割产生的"拖尾"现象,有效地检测出运动飞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8.
We explor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future space science mission IXO (International X-ray Observatory) for obtaining cosmological redshifts of distant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s) using the X-ray data only. We first find in which regions of the X-ray luminosity (LX) versus redshift (z) plane the weak but ubiquitous Fe Kα narrow emission line can deliver an accurate redshift (δz < 5%) as a function of exposure time, using a CCD-based Wide Field Imager (IXO/WFI) as the one baselined for IXO. Down to a 2–10 keV X-ray flux of 10−14 erg cm−2 s−1 IXO/WFI exposures of 100 ks, 300 ks and 1 Ms will deliver 20%, 40% and 60% of the redshifts. This means that in a typical 18′ × 18′ IXO/WFI field of view, 4, 10 and 25 redshifts will be obtained for free from the X-ray data alone, spanning a wide range up to z ∼ 2–3 and fairly sampling the real distribution. Measuring redshifts of fainter sources will indeed need spectroscopy at other wavebands.  相似文献   
199.
词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的记忆与掌握,对以后词汇的灵活和正确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任何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词汇的掌握都是一个繁重的任务。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对词汇的机械记忆上,可是这种方法忽略了在课堂上来自于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本文建议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尝试创造不同的形式,以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词汇。  相似文献   
200.
水喷雾冷却器在主动引射高空模拟试车台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出口处温度的有效控制是保障试车正常运行的关键。针对某型号火箭发动机常压试验的喷雾冷却器,建立了等效热力系统模型,并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动态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试车测试结果对比证明所建等效热力系统模型正确,从而为实现其出口处温度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