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航空   352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计算机生成兵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分布交互仿真(DIS)环境中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概念,分析CGF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介绍现有的CGF系统,分析CGF系统与人工智能以及CGF实体与DIS的3种仿真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利用北京天文台提供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活动区纵场磁图对1988年的18个活动区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强SWF耀斑的先兆.结果表明,一磁流在异极性磁流区浮现,同极性磁流合并、异极性磁流侵入和纵向磁场强度剧增4种磁位形演化与强SWF耀斑有密切关系。文中还用1988年9—10月份的25个活动区的磁图和耀斑资料佐证上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电子阻尼的增进——局部激励应变的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以压电陶瓷片为作动和测量元件,构成速度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的“电子阻尼技术”之所以不能大幅度增加结构阻尼的原因。提出了“局部激励应变补偿”和把通常的微分负反馈改为低截止频率的惯性环节正反馈的控制新方案。压电悬臂梁的实验表明,它们能使结构模态阻尼比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太阳L260°活动概况,并计算了黑子群的位置漂移及对应的射电缓变源.北京天文台2.84GHz射电望远镜在该活动区观测到8次特大的射电爆发(流量超过1000s.f.u.),其中4次(1991年5月16日,6月9日,6月11日,8月25日)射电爆发时变曲线十分相似而且这些微波爆发都与Ⅱ型Ⅲ型Ⅳ型米波爆发有良好的对应.可能说明该活动区所对应的日冕在长时间内存在一种磁场位形结构,这种磁场位形结构容易产生日冕物质抛射.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普通头戴式送受话器组的抗噪能力分析,从有源抗噪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头戴式送受话器组的综合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6.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燃烧室设计中各项技术指标的相互制约,分析了第3、4代发动机燃烧室的技术特点和燃烧室设计及研究方法的新进展.较详细介绍了驻涡(TVC)、富燃-快掺混-贫燃(RQL)、双环腔预混旋流(TAPS)、多喷嘴单元体和陶瓷燃烧室,指出其适用性.主动燃烧控制中更为主要的是出口温度分布系数控制,长远研究应开发快速、灵敏、配置严格的油气管理系统.最后讨论了燃用液氢的可行性.建议应加快CCD与燃烧室目标设计相结合的研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复杂气流扰动对无人机(UAV)航迹高度控制的影响,对存在复杂气流扰动下的定高控制策略、控制结构和控制器参数优化展开研究,实现高精度高度控制。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确定总体控制架构,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观测估计纵向高度通道和速度通道中存在的总扰动,在控制中引入扰动补偿,减小扰动对系统输出造成的影响。对UAV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大气紊流扰动或离散突风等风干扰分析其功率谱密度,构造考虑风扰动对高度影响、时域响应特性和稳定裕度的综合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具有高精度、高抗干扰性能的控制器参数,优化中考虑风干扰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减小了控制器参数设计的保守性。通过与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说明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纵向高度控制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卫星有效载荷系统逐渐开始采用相控阵天线作为收发装置,由于卫星的体积和重量受限,星载相控阵天线必须朝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传统砖块式架构的ka频段64元相控阵天线的剖面高度约60~80mm,重量约2kg。近年来,研究人员从设计、工艺和加工等不同方向探索和研究了瓦片式的相控阵天线,期望能从设计和加工方法上减小相控阵天线体积和重量,从设计方法入手,研究了一种基于系统集成封装技术的有源相控阵天线,该天线的辐射单元材料采用微带介质板,相较于其它形式的辐射单元具有更低的剖面高度,微波射频电路被封装到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内部,射频走线与辐射单元平行布局,通过高集成化设计将微波电路和天线辐射单元进行一体化组装,与传统砖块式架构的相控阵天线相比,在具有相同辐射口径的前提下,设计的天线剖面高度缩减到30mm,重量减小到1kg,工作在Ka频段,波束扫描宽度达到±60°。满足了减小相控阵天线体积和重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设计了一种变桨距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估计和补偿了系统未建模部分和外界干扰,实现额定风速以上时系统输出功率稳定于额定值;并采用模型补偿方法对自抗扰控制器进行优化,减少了参数整定的数目,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对额定功率为300 kW的风电机组分别在阶跃风、阵风以及湍流风作用下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调节风速变化引起的输出波动,使得系统输出稳定且超调量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0.
Asymmetric, broad iron lines are a common feature in the X-ray spectra of both X-ray binaries (XRBs) and type-1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distortion of the Fe Kα emission results from Doppler and relativistic effects affecting the radiative transfer close to the strong gravitational well of the central compact object: a stellar mass black hole (BH) or neutron star (NS) in the case of XRBs, or a super massive black hole (SMBH) in the case of AGN. However, alternative approaches based on re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of radiation through surrounding media also attempt to explain the line broadening. So far, spectroscopic and timing analyzes have not yet convinced the whole commun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wo scenarios. Here we study to which extent X-ray polarimetric measurements of black hole X-ray binaries (BHXRBs) and type-1 AGN could help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origin of the line distortion. To do so, we report on recent simulations obtained for the two BH flavors and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enarios are found to behave differently in polarization degree and polarization angle. A relativistic origin for the distortion is found to be more probable in the context of BHXRBs, supporting the idea that the same mechanism should lead the way also for AGN. We show that the discriminating polarization signal could have been detectable by several X-ray polarimetry missions proposed in the p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