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191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8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种Ndot 过渡态PI控制律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子加速度的过渡态控制律已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以改善过渡态的加减速性能,其优点在于N-dot控制计划能够保证同一型号发动机加减速性能的一致性,而不随发动机加工制造误差、材料差异及部件性能退化等因素变化。针对双转子涡扇民用发动机,提出了1种N-dot过渡态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在发动机慢车到最大状态对应的若干稳态工作点,设计了相应的N-dot PI控制律,采用增益调度计划构建了全飞行包线内的N-dot过渡态控制律。在发动机性能退化的情况下,对N-dot闭环过渡态控制与油气比开环过渡态控制的加速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N-dot闭环过渡态控制性能优于油气比开环过渡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2.
本文针对航空重力测量中利用单基准站差分GNSS方法估计载体加速度的局限性,提出了两种基于PPP的载体加速度高精度估计方法—位置差分法和相位差分法。在详细推导了两种估计方法解算方程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方法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卫星导航误差源对两种方法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相位差分法在抑制低阶误差方面更具优势;-2~+2周的整周模糊度解算偏差对位置差分法的加速度估计结果在滤波后产生近10mGal的影响;在数据采样间隔为1s时,1周的周跳对相位差分法的加速度估计结果产生数千mGal的误差。研究结果能为航空重力测量中利用PPP高精度估计重力仪加速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尤其对难以建站的测区的重力测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3.
角加速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单介绍了角加速度测量方法,并对国内外几种角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它们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应用,最后对国内角加速度传感器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4.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ons and stochastic time-depend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oscillating clouds of finite size, randomly positioned in the x–y  -plane. The geometry of the system is two-dimensional and, beside the time-dependent electromagnetic fluctuations, a steady-state, dawn-dusk electric field, EyEy, has been added along the y-direction.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the stochastic time-dependent fluctuations and of the constant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 in the same system gives rise to two types of acceleration mechanisms operating on test particles: a second order Fermi-like process and a direct acceleration. By performing a parametric study, we extensively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wo processes to proton acceleration. The energy values reached by test particles in this simpl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served in the Earth’s magnetotail region.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 the problem of particle acceler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magnetosphere are widely discussed,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s are drawn.  相似文献   
195.
通过定高飞行假设,建立了集群运行的简化空间模型、基于静止坐标系和运动坐标系的集群控制模型和分布式控制结构。将既定加速度量和势差加速度量按比例结合,控制UAV跟踪轨迹形成并保持集群状态。基于UAV模型和智能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能够实现稳定的UAV固定拓扑集群行为,且具有优越的队形保持和速度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6.
基于修正Coffin-Manson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设计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温度循环应力下加速寿命试验数据处理困难而限制其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Coffin-Manson 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设计与评估方法。运用修正 Coffin-Manson 模型建立了温度循环试验的加速因子模型,给出了试验条件设计的原则。用一元和二元线性回归评估了加速因子模型的参数进而对产品寿命进行外推,得到了正常应力条件下的可靠度函数。Monte Carlo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估产品温度循环应力下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7.
涡扇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简单、快速和准确地设计双轴涡扇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新方法——功率提取法:在发动机稳态特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高、低压转子提取额外功率,使得高压压气机工作点(线)沿等换算转速线移动,并保证低压转子转速满足预定的要求,在同时考虑风扇和压气机喘振裕度限制、涡轮进口总温限制以及燃烧室熄火边界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描述形式,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优双轴涡扇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加速控制规律的改进设计结果表明,提出的加、减速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具有直观、快速、准确而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8.
兼顾民用风机的气动性能与制造成本,采用三种方案(等厚度串列静子方案、叶型串列静子方案和等厚度单排静子方案)对某高负荷子午加速风机进行了气动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叶型叶片与等厚度叶片相比对风机气动性能的改善很小,近设计点时叶型串列静子方案的压比和效率仅比等厚度串列静子方案高0.18%和0.8%.串列静子抑制了单排静子通道内的角区分离,减小了通道内的堵塞,使等厚度串列静子方案的失速裕度比等厚度单排静子方案提高了11%.综合考虑气动性能与制造成本选定等厚度串列静子方案为风机的最终方案,其不同转速的特性表明该方案的性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9.
利用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器模拟不同径向碰摩部位下的碰摩故障,提出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支持向量机转静碰摩部位识别方法.首先将从机匣测得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提取其归一化能量特征,接下来将得到的归一化能量特征输入至支持向量机中,用以识别不同的碰摩部位.利用航空发动机转子实验器模拟大量不同碰摩程度和不同碰摩部位的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小波包能量特征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判别转静碰摩部位,且仅需1个传感器即可达到98%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0.
基于多应力加速试验方法的智能电表寿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准确地分析、评估多应力-多参数下智能电表的可靠性和寿命是当前热点.首先分析了在温度、湿度、电应力、振动和磁场等条件下智能电表的性能参数内涵,通过失效机理分析提炼了关键参数及其敏感应力,然后通过强化试验探索了关键参数应力极限条件,设计了加速寿命试验方案并实施,对试验数据进行退化轨迹建模、多应力加速模型研究,综合评估了智能电表可靠性和寿命水平.本文成果能为改善智能电表可靠性和寿命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