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622篇
航空   3103篇
航天技术   1017篇
综合类   524篇
航天   116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为满足新型燃烧试验需求,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试验中单管试验器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1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研究分析了该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试验前调试,并已顺利完成了多项单管燃烧室燃烧试验任务。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良好、通用性强,满足试验器测控需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2.
多电飞机主发电机要接入电网向电网供电,须要满足很多条件。首先要使准备接通的发电机励磁,然后当发电机转速正常,发电机电压达到要求后,并在外电源已经断开的条件下,接通发电机接触器,使发电机向电网供电。设计基于C8051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的装置,对多电飞机主发电机接入电网的控制条件进行模拟,并将结果显示在装置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屏上。该装置的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写。最后对装置进行调试与验证,实验结果能够达到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903.
定位导航和授时(PNT)系统是保障现代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了提供可靠的PNT信息服务,需要研发不依赖于卫星导航的PNT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陆基超远程导航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基于甚低频无线电信号的陆基超远程无线电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发展建议,陆基超远程导航系统可以在卫星导航不可用时提供备份,对于构建冗余可靠的国家PNT体系、保障PNT信息的安全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4.
针对飞行器设计领域各个分系统独立建模设计,产生的多源异构模型难以进行联合数学仿真的问题,提出了采用FMI构建多源异构模型的通用通信接口,从FMU模型封装与联合仿真两方面,给出了一种一体化仿真平台解决方案。以实际项目为背景,验证了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为控制专业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解决了各分系统研发单位之间模型级交流的困难与障碍。同时使控制专业设计人员仅需要了解分系统原理,而无需完全细致了解模型内部结构甚至自行建模,就可以进行设计验证工作,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905.
针对利用OFDM信号进行定位时信号非连续性问题,提出一种粗检测和精细检测结合的测距方法,将距离测量转换为不同尺度的时延样点,采用时域粗检测快速估算接收OFDM信号的最大相关峰值,然后对传输时延进行频域精细测量,提升了小数倍采样周期时延测量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FDM信号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OFDM信号在信噪比-11dB的情况下测距误差由3m左右(子载波数512)降至1m(子载波数4096)。  相似文献   
906.
The astrophysical parameters have been estimated for two unstudied open star clusters Teutsch 10 and Teutsch 25 using the Two Micron All Sky Survey (2MASS) database. Radius is estimated as 4.5 arcmin for both clusters using radial density profiles. We have estimated proper motion values in both RA and DEC directions as 2.28±0.3 and -0.38±0.11?mas?yr?1 for Teutsch 10 and 0.48±0.3 and 3.35±0.16?mas?yr?1 for Teutsch 25 using PPMXL1 catalog. By estimating the stellar membership probabilities, we have identified 30 and 28 most likely members for Teutsch 10 and Teutsch 25 respectively. We have estimated the reddening as E(B-V)=0.96±0.3?mag for Teutsch 10 and 0.58±0.2?mag for Teutsch 25,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distances are 2.4±0.2 and 1.9±0.1?kpc. Ages of 70±10?Myr for Teutsch 10 and 900±100?Myr for Teutsch 25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theoretical isochrones of metallicity Z?=?0.019. The mass function slopes are derived as 1.23±0.30 and 1.09±0.35 for Teutsch 10 and Teutsch 25 respectively. Estimated mass function slope for both the clusters are close to the Salpeter value (x=1.35) within the errors. Estimated values of dynamical relaxation time are found to be less than cluster’s age for these objects. This concludes that both objects are dynamically relaxed. The possible reason for relaxation may be due to dynamical evolution or imprint of star formation or both.  相似文献   
907.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lander anchoring system based on sawing method for asteroid exploration.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robotic arms, three cutting discs,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discs mounted at the end of the arms are able to penetrate into the rock surface of asteroids. After the discs cut into the rock surface, the self-locking function of the arms provides forces to fix the lander on the surface. Modeling, trajectory planning, simulations, mechanism design, and prototype fabrication of the anch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ystem are test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rocks, at different sawing angles, locations, and spee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cut 15?mm deep into granite rock in 180?s at sawing angle of 60°, with the average power of 58.41?W, and the “weight on bit” (WOB) of 8.637?N. The 7.8?kg anchoring system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omni-directional anchoring forces, at least 225?N normal and 157?N tangent to the surface of the rock.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weigh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alance forces, high anchoring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and could enable the lander to move and sample or assist astronauts and robots in walking and sampling on asteroids.  相似文献   
908.
贾庆轩  王宣  陈钢  孙汉旭  郭雯 《航空学报》2018,39(8):422000-422000
为了使太空机械臂在关节锁定故障后仍能继续完成后续任务,提出一种基于位姿可达空间的太空机械臂容错路径规划方法。基于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太空机械臂关节人为限位,完成满足任务需求的退化工作空间求解,通过构造姿态可达度指标,在退化工作空间的基础上建立故障机械臂基坐标系下的位姿可达空间。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增加最小奇异值代价项改进传统A*算法,基于改进A*算法在所建立的位姿可达空间内完成太空机械臂容错路径规划。所提方法综合了位姿可达空间与改进A*算法各自的优势,实现了关节锁定故障太空机械臂同时满足避奇异与位姿可达要求的轨迹搜索。通过建立7自由度太空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容错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9.
太空环境下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如川  葛一凡  魏松  姚旗 《航空学报》2018,39(Z1):722227-72222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探索计划的提出给载人登月和载人火星等带来了机会和风险,NASA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在开展在月球或火星表面利用当地提炼的材料进行原位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ISFR)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介绍了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太空环境下应用的优势和潜力。然后,根据所用原材料和成形工艺原理的不同,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又分为电子束熔融(EBM)和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EBF3)技术两个分支,分别介绍了这两个分支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采用该技术研制出的零件的性能,结合硬件设备的情况介绍了在太空环境下应用的适用性,同时也详细介绍了NASA利用兰利研究中心的C-9抛物线飞行试验系统进行电子束原位制造微重力试验的研究成果、试验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未来空间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关于发展太空环境下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910.
结合民机航电系统外场可更换单元或模块(LRU/LRM)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 分析和实时性要求,设计了基于时间故障传播图(TFPG)的系统故障诊断元模型和领域模型,研究了基于逻 辑和时间一致性检验的故障诊断算法,使用后向推理和可信度度量列出候选故障集。以飞行管理系统为例,构 造了其功能失效的TFPG 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TFPG 的诊断在滤除级联效应和关联驾驶舱效应中的有 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