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386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61.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关键环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林智  董捷  许映乔  王硕 《深空探测学报》2016,3(2):114-120,128
无人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在科学成果获取和工程能力提升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已经多次实现的火星着陆巡视任务相比,其任务周期更长,技术风险更高。取样返回飞行方式决定了任务的系统顶层设计。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论证,认为应当在火星轨道附近完成交会捕获与样品转移任务,因此需要采用2个不同功能探测器:一个完成火星捕获、样品转移收纳与火地返回;另一个完成火星大气进入、表面上升与样品投送。在此基础上对大气进入、起飞上升、火星轨道交会捕获、样品转移、地球再入等关键环节进行任务分析,论证主要技术难点和初步的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62.
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与方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原  厉彦忠  王磊  朱康  徐孟健 《宇航学报》2016,37(3):245-252
为了探究适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相关技术与方案,通过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介绍国内外在轨加注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技术,研究现有加注技术与方案对低温推进剂的适用性,并提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向。研究表明:1)气液分离、蒸发量控制、质量测量和流体驱动循环等技术是直接影响推进剂在轨加注系统结构与加注性能的关键技术;2)低温推进剂具有沸点低、表面张力小等特殊性,对气液分离、系统热防护等技术的性能要求更高;3)表面张力式气液分离、纤维镜或射频质量检测、多层隔热材料、热力学排气系统(TVS)以及无排气加注等先进技术方案对低温流体和微重力环境均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将成为实现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563.
通过对1.2m红外望远镜和等高仪的圆感应同步器及整机测角系统检测,提出4.3m望远镜的检则方案。  相似文献   
564.
干线飞机飞行模拟器研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翰 《飞行力学》1994,12(3):1-4,52
叙述了研制干线飞机飞行模拟器的必要性,提出了干线飞机飞行模拟器所必需具有的功能和相庆的配置方案,针对干线飞机研制工作的实验情况,探讨了干线飞机飞行模拟器研制的实施途径。作为干线飞机的型号设计部门,重点研究了研制干线飞机飞行模拟器所必需提供的原始数据和分步实施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565.
INTRODUCTIONRecently compact schemes have been widelyused in the simulation of complex flows,espe-cially in the direct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flows[1~ 2 ] . Standard finite differenceschemes have explicit forms and need to be atleastone pointwider than the desired approxima-tion order.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find suitable andstable boundary closure for high order schemes.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finite difference ap-proximations,the compact schemes can achievehigher order acc…  相似文献   
566.
飞船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稳式NND格式,通过求解三维薄层近似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飞船高超声速粘性流场。在计算中充分考虑了网格雷诺数和网格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但得到了满意的表面压力、热流分布和流场的物理量分布,而且得到与实验观察一致的表面油流图像和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567.
目前,存在多机空战指挥引导不平衡目标分配模型少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多机空战不平衡目标分配方法。结合空战理论与实际,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建立多机空战指挥引导目标分配模型;介绍匈牙利算法和进化匈牙利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将匈牙利算法和进化匈牙利算法相结合来寻求最优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能满足多维条件下的目标分配处理,满足实战需求,为解决多机空战指挥引导不平衡目标分配问题拓展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68.
采用3阶TVD型显式时间积分方法,建立了2维可压缩大气中重力波非线性传播的非等间距显式数值模式.对小振幅重力波传播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再现小振幅重力波的传播过程,并能保持能量守恒关系和各扰动量之间的相位关系,与线性重力波理论预测的结果吻合很好.对有限振幅重力波的模拟结果表明,与格点数相同的等间距网格中的模拟结果相比,采用非等间距网格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模拟重力波的不稳定传播直到破碎的整个过程;在非等间距网格中的模拟结果与在加密一倍的等间距网格中的模拟结果相同,说明了用非等间距网格模拟重力波的饱和与破碎过程是正确的,并且采用非等间距网格能够大大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569.
在飞行马赫数Ma=6,总当量比为1.0条件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注位置煤油当量比分布对双凹腔圆形发动机推力性能和壁面热流的影响。喷注位置包括支板壁面喷注K1,隔离段出口壁面喷注K2,第一凹腔尾缘壁面喷注K3以及第一扩张段壁面喷注K4。结果表明,K1注油当量比大小直接影响燃烧室内的燃烧模态和流道中心燃烧。为了保证发动机推力性能,K1注油须达到一定量,促使流道燃烧处于亚燃模态,且流道内具有较强的中心燃烧。为优化发动机壁面热流环境,剩余燃料需要在K2,K3和K4分散注入。K2和K3注油当量比大小同时影响第一凹腔燃烧性能,其中K2注油当量比降低,推力性能下降,但壁面热流性能提高,而适当增加K3喷注煤油,有利于提高推力性能。增加K4注油,第二凹腔及其之后流道区域燃烧增强,发动机推力性能和热流性能均提高。通过分析各注油位不同当量比分布对发动机力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力热性能较优的注油当量比分配方案,此时K1~K4注油当量比大小依次为0.6,0.1,0.1,0.2。  相似文献   
570.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1):216-230
The asymmetric separation has a crucial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ramjet. In this study, the asymmetric separation and combustion in both rectangular and circular scramjets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scheme i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field are analyzed based on sufficient code verification. In the rectangular scramjet, the separation tends to occur in the corner due to the corner boundary-layer effect. The separation is asymmetric and only two corners have serious separation. The fuel penetration depth in the separation zone increases and the combustion is intensified. When the injection scheme is uniform, both the combustion and separation become weak. In the circular scramjet, the separation and combustion are basically axisymmetric in the scramjet with one-row injection scheme. The asymmetric combustion becomes obvious in cases with multi-row injection scheme. When the injection orifices distribute intensively on the top and bottom sides, the strongest and weakest separations occur near these two sides respectively. When the distribution of orifices becomes uniform, the direction of separation cannot be predicted. For multi-row cases, the nonuniform injection scheme could result in violent combustion and asymmetric flow structures compared with the uniform injec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