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因各级转子叶片数的不同,基于传统循环对称法的通用有限元程序无法直接用于多级叶盘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发展了一种方法,分别对每一级扇区模型施加相应的循环对称边界条件,级间则通过施加自由度耦合来保证位移场的连续.若对每一级叶盘结构选取合理的扇区数目进行建模,最大程度地考虑级间耦合效应,则精度可进一步提高.由于循环对称边界条件和级间耦合通过对位移自由度施加约束方程来实现,因此该方法易于在通用有限元程序系统中实现.对两级叶盘结构分别采用该方法和全环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两种方法的频率差控制在3%内.探讨了多级叶盘结构中级间耦合对模态的影响,在低节径模态两级叶盘结构耦合效应较为明显,随着节径数的增加,耦合效应降低.   相似文献   
102.
陈亮  宋文艳  罗飞腾 《推进技术》2015,36(2):253-260
在以电阻加热直连式试验系统为基础的污染对比试验平台上,通过纯净空气来流和H2O/CO2污染空气来流严格对比试验,研究了H2O/CO2污染对煤油燃料双模态超声速燃烧室点火、火焰稳定及稳定燃烧性能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H2O污染对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室点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H2O污染含量达到11%以上时不能实现可靠点火。(2)污染组分的存在会降低燃烧室的火焰稳定性,CO2污染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比相同含量H2O污染显著。(3)对于燃烧室无反应流动,纯净空气来流和污染空气来流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基本重合,仅局部存在微小差异。(4)污染组分的存在对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具有抑制作用,燃烧室壁面压力低于纯净空气试验,压力下降程度随污染水平升高而增大,最高达12%,CO2污染对煤油燃料超声速燃烧的抑制作用比相同含量H2O污染显著。(5)污染组分的存在会导致燃烧室模态转换点发生变化,在较高的污染水平下,燃烧室的工作模态将会从相同油气比纯净空气来流下的亚燃模态转换为超燃模态。  相似文献   
103.
The PDRE test model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utilized kerosene as the fuel, oxygen as oxidizer, and nitrogen as purge gas. The solenoid valves were employed to control intermittent supplies of kerosene, oxygen and purge gas. PDRE test model was 50 mm in inner diameter by 1.2 m long. The DDT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enhancement device Shchelkin spiral was used in the test model. The effects of detonation frequency on its time-averaged thrust and specific impuls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s that the time-averaged thrust of PDRE test model wa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tonation frequency. For the detonation frequency 20 Hz, the time-averaged thrust was around 107 N, and the specific impulse was around 125 s. The nozz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PDRE test model with three traditional nozzl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d that all of those nozzles could augment the thrust and specific impulse. Among those three nozzles, the convergent nozzle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d augmentation, which was approximately 18%,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04.
作为一种功能薄膜,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在飞行器的抗原子氧(AO)涂层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ZnO:Al(ZAO)和In2O3:Sn(ITO)薄膜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TCO。本文对ITO薄膜和ZAO薄膜进行了不同通量的AO辐照。通过对辐照前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霍耳效应的表征及测试,研究了AO辐照对这两种TCO薄膜的结构、性能及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O辐照对ZAO薄膜表面有明显的侵蚀作用,但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对于ITO薄膜,随着AO通量的增大,其载流子浓度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了电阻率的提高,电阻率的最大变化达到了21.7%。  相似文献   
105.
超声速湍流流场的RANS/LES混合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接/拼接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分区混合和基于湍流尺度混合的双重RANS/LES混合计算模型,并对环翼低速绕流、翼型跨声速绕流和球锥带凹窗外形二维超声速绕流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环翼和翼型绕流计算表明,该混合模型可给出较合理的湍流宏观平均量;球锥带凹窗外形二维超声速绕流计算表明,该混合模型可得到超声速瞬态湍流脉动流场,凹窗处存在复杂的旋涡结构和波系结构,呈现较大尺度的脉动.但该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考核验证.  相似文献   
106.
环境因素对三号航空有机玻璃应力-溶剂银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建立  吴健  过梅丽 《航空学报》1996,17(3):360-363
观测了三号航空有机玻璃 ( YB-3)在不同溶剂作用下的应力-溶剂银纹临界应力σc和银纹形貌。研究了吸水、紫外光辐照等单一环境因素和多个因素循环作用对 σc和银纹形貌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旋翼近地飞行时尾迹及地面涡的N─S方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宁  孙茂 《航空学报》1996,17(Z1):8-13
用有限体积法、三维N-S方程对旋翼近地飞行时的尾迹及地面涡进行了数值模拟。由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动量源项模拟旋翼对流场的作用,动量源项的强度由旋翼的几何尺寸、叶片剖面的空气动力特性及当地流场的性质迭代定出。进而,研究了旋翼近地飞行时,在不同前进比及不同离地高度情况下,尾迹与地面的干扰问题及地面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8.
谢超英  江伯鸿  胡赓祥 《航空学报》1994,15(12):1528-1531
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和宏观力学,研究了Ni-Al-Fe-B合金中γ相的变形行为及其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应力作用下,Ni-Al-Fe-B合金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时,有少量γ相以滑移方式参与协调变形,以至合金在较小的应变量下也得不到完全的SME。合金的形状记忆恢复率随应变量增加呈现阶段性衰减趋势。当应变量为4%时,形状记忆恢复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09.
康宁  孙茂 《航空学报》1997,18(6):709-711
基于对旋翼近地飞行时流场的N-S方程计算,计算并讨论了近地飞行时,旋翼拉力、扭矩系数及桨叶挥舞角随前进比、离地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地面涡出现的飞行条件下,与无地面效应的情形相比,旋翼拉力和侧倾角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0.
基于N-S方程的地面效应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了低速情况下二维翼型的地面效应问题,其中翼面流动利用一种改进的、基于不可压N-S方程的离散涡方法来模拟,地面模拟则利用一系列连续分布的涡板块来实现。利用上述模型研究了地面对翼型表面流动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对有地面存在条件下的尾涡发展规律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低速情况下翼型的近地面流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