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应用经验电子理论中的键距差法计算了激光熔化沉积MoO2增强 γ /NiMo合金中两种化合物即MoO2和NiMo的价电子结构,研究了价电子结构与两种化合物的硬度、强度和熔点差异的关系,并用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价电子结构中的共价电子总数与总价电子数之比可以作为衡量MoO2和NiMo强度高低的依据;价电子结构中最强键的理论键距可以作为衡量MoO2和NiMo熔点高低的依据;但价电子结构中最强共价键上的共价电子对数不能单独作为衡量MoO2和NiMo硬度高低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铁基Fe-Cr-Mo-C-B非晶合金具有高耐腐蚀性能和高硬度的特点,因而非常适合应用于表面及涂层材料,其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使得采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获得理想非晶表面成为可能。采用激光表面熔化技术成功实现了Fe-CrMo-C-B合金的表面非晶化,研究了激光表面熔化工艺参数对合金表面非晶化的影响并建立了最佳工艺。发现合金经激光表面熔化处理后形成了从表面到基体的非晶层、非晶-晶体复合层和晶态基体的多层次结构,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及与腐蚀行为和硬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Fe-Cr-Mo-C-B合金的硬度和腐蚀行为等表面性能显著依赖于其微观结构,激光表面熔化所获得的非晶表层表现出高硬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也为采用激光表面熔覆技术在其他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耐腐蚀、耐磨损Fe-Cr-Mo-C-B非晶合金涂层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为认识超塑扩散连接机理,研究了γ-TiAl基合金表层激光快速熔凝组织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的相转变规律及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以10℃/min连续加热时,γ-TiAl激光表面快速熔凝组织在750℃左右发生α2→γ相转变,在860℃左右其组织由枝晶组织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硬度值也出现了相应变化.上述细晶组织为合金的超塑扩散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流变铸造法制备的Al2O3P/Zn-Al复合材料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Al2O3P的加入,提高了Zn-Al合金的室温和高温硬度,改善了其耐磨性能。颗粒体积含量增加,或者颗粒粒径的减小都将提高该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试验温度的增加会引起其硬度的迅速降低。不过,Al2O3P的加入显著改善了Zn-Al合金耐高温性能。此外,文中还研究了淬火、回火或循环热处理对该复合材料硬度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介绍利用还原剂在铝合金表面沉积Ni-P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操作简便,所得到的沉积层结合力良好、硬度高、耐蚀性能优异。可用于航空精密仪器仪表的防护与装饰。  相似文献   
36.
基于JJG 147-2005《标准金属布氏硬度块》以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给出了一种间接评定标准金属布氏硬度块测量不确定度的新方法。建立了硬度测量的新模型,并对该测量模型进行了较严密的分析,剔除了间接评定时,各耦合项对不确定度的重复贡献。按规程的测量条件和方法,以(125~225) HBW10/3000标尺标准块为例,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的间接评定。  相似文献   
37.
从粉末原材料、粒度、形状及粒度组成、粉末化学成分、压制及烧结过程等方面,结合生产实际探讨影响了粉末冶金刹车片硬度及磨损量的因素,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针对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硬度测量,利用纳米硬度计得到压痕的载荷-压深曲线,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得到压痕的三维形貌图.通过载荷-压深曲线和压痕形貌图,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纳米压痕硬度.纳米压痕硬度计测方法不同,得到的材料硬度值也不同.分析现有的几种纳米压痕硬度计测方法,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研制数字式铝合金韦氏硬度计,必须依据正确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并采用适合的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进行校准与标定。本文依据实验结果指出了目前使用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和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存在的差错和缺陷,提出了新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并设计和制造了新的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以上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式铝合金韦氏硬度计的研制。  相似文献   
40.
Nb-10Si合金室温断裂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处于亚共晶区的Nb-10Si-xMo(x=5,15)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在1200℃退火100h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相组成和断口形貌,并测定了Nb-10Si-Mo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用单边切口悬臂梁法(SENB)研究了加入合金元素后复合材料室温韧性的变化。深入分析了合金元素对材料韧性相变形行为和复合材料室温断裂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