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80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空导弹发射区拟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地空导弹发射区的拟合算法主要是多项式拟合法和BP神经网络拟合法。多项式拟合法存在函数形式难以确定、函数范围不易分段等问题,且拟合精度较低;传统神经网络方法要想达到较高精度,需要大量的隐层节点,且在隐层节点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训练变得十分困难且精度很难继续提高。同时,传统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标签数据,进一步增大了实际应用的难度。为此,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堆栈稀疏自编码器(SSAE)的深度拟合网络(DFN),并给出了相应的训练策略。仿真实验表明其相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小的拟合误差优势。所设计的深度稀疏自编码器网络可以克服多项式拟合和传统神经网络的不足,不仅可以在大量无标签数据和少量标签数据条件下进行学习训练,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地空导弹发射区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2.
反导导弹垂直发射初段控制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某先进反导导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导导弹在空气动力舵快速响应及较高出速速度条件下,快速准确地完成初始段转弯,瞄准任务的垂直发射技术的理论与工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控制力理论的反导导弹垂直发射初段控制最优化方法及一种在工程上较为实用的导弹飞行冲角变化函数,此外,还提出了一种跨音速S状程序转弯飞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3.
在喷管喉部后方注水,使喷喉临界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出口环境的压力而变化,并对其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一维定常流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容积法建模,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选代计算喷管背压、喷水量与喷管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4.
数值模拟了火箭垂直发射燃气流场的非定常过程,在计算中采用了二阶精度的MUSCL格式,在引入单调性限制条件和一定的耗散机制后,该方法适应于Euler坐标系下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流场激波结构十分清晰,计算结果和实验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5.
越肩发射与传统的定轴发射和离轴发射相比,在作战使用过程和战术运用上有了许多不同之处。文中研究了越肩发射前射和后射的过程与特点,分析了前射和后射的关键技术,指出了越肩发射对空战模式影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6.
火箭垂直起飞段漂移变化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直起飞段是火箭靶场试验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时段之一,并且起飞段发生故障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分析运载火箭起飞段的运行情况,测量箭体起飞漂移和分析漂移量变化规律,对于航天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系统分析某一型号火箭起飞段漂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箭垂直起飞段漂移模型.查明了箭体漂移量服从自回归模型AR(5),并采用D—W典型检验方法,对数学模型实际情况的吻合性进行了检验。大量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证实,该箭体漂移的运动学模型是可靠的,很好地刻画了火箭在垂直起飞段漂移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7.
飞机的鸟撞事故是一种突发性和多发性的飞行事故,轻则飞机受损,重则机毁人亡.在飞机设计过程中,为了通过严格的适航条例,需要进行大量的鸟撞试验.随着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分析可以减少试验数量或者加强试验针对性,提高试验效率.基于LS-DYNA软件和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利用光滑粒子法(SPH)与有限元耦合算法,采用带失效模型的短梁单元模拟铆钉失效,对某型飞机垂尾前缘进行鸟撞分析.通过对应力和位移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沙漏能的有效控制,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具有满足工程要求的准确性,符合适航条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在导弹质点运动不作任何简化的条件下,建立导弹-目标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得到以雷达测量参数表示的,可对付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将其用于某型导弹上,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有较好的导引精度和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同时就导弹起控点处高低角、方位角对脱靶量的影响作了研究,该制导律能降低对导弹发射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飞机的飞行过程涉及多个垂直飞行阶段,巡航阶段占了绝大部分的飞行时间、飞行距离及燃油消耗,研究飞行管理系统(FMS)巡航阶段的垂直轨迹预测算法,对于提升飞行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为了满足不同类型飞机之间巡航阶段垂直轨迹预测算法的通用性,提高垂直轨迹预测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提出一种适用于巡航阶段的垂直轨迹预测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巡航阶段的速度剖面,构建预测过程中更加符合实际的大气模型;然后基于第一性原理(第一法则)的飞机模型计算所需的巡航燃油流量数据,通过设计的巡航阶段垂直轨迹预测算法逻辑,给出巡航阶段预测的垂直轨迹;最后通过地面仿真试验和空中试飞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第一性原理飞机模型的FMS 巡航阶段垂直轨迹预测算法能够预测飞机的巡航轨迹,且预测精度误差低于1%。  相似文献   
130.
Rise in sea levels is one of the disastrous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 relatively small increase in sea level could affect natural coastal systems. In a study of long-term changes in sea level and measurements of postglacial rebound, monitoring vertical land motion (VLM) is of crucial interest.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pproach to estimate precise sea level trend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multi-sensor techniques in the Malaysian region over 19?years. In this study, satellite altimeters (SALT) were used to derive absolute sea levels (ASLs). Tide gauge (TG) stations along the coast of Malaysia were utilised to derive the rate of relative sea levels using sea level changes and VLMs. To obtain ASL at TGs, VLM at these stations were computed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S InSAR), and SALT minus TG. The computed VLMs mostly show similarities in signs rather than magnitude. The findings from the multi-sensor techniques showed that regional sea level trends ranged from 2.65?±?0.86?mm/yr to 6.03?±?0.79?mm/yr for chosen sub-areas, with an overall mean of 4.47?±?0.71?mm/yr and overall subsidence. This information is expected to be valuable for a wide variety of climatic applications and for study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flooding and global warming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