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4篇
  免费   1131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航空   3383篇
航天技术   1088篇
综合类   564篇
航天   208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振动量级增加卫星结构频率下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卫星振动频率随量级增加而出现下降,即振动频率“漂移”的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随振动量级的增加。结构的非线性表现突出。结构的刚度下降和阻尼增加,可认为主要是由蜂窝材料的非线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2.
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液体推进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6,23(5):38-41
根据大气层飞行环境与机动飞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环境与液体推进剂特点,分析了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保证重力场和失重状态下均无夹气液体输送、控制液体推进剂质心位移、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和重复使用等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要求。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如包括无夹气输送、液体质心位移控制、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动力、参数确定和结构设计等管理模式确定,以及包括模型参数确定、模型、状态模拟和验证等的管理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53.
轴对称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流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降落伞的特点,通过3点假设(伞衣的薄膜假设、降落伞的轴对称假设和流场的定常 假设),将三维复杂流动问题,转化成二维轴对称问题,以节约计算时间。然后,建立轴对称降落伞的流体力 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求解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epsilon湍流模型下的N—S方程组,获 得与有关单位试验相吻合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带顶孔的轴对称降落伞绕流和亚临界状态下带中心孔的 圆球绕流,在尾流区拓扑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轴对称降落伞模型,能够揭示降落伞流场 的本质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降落伞流场的流动机理和流固耦合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4.
大型柔性整流罩抛罩多体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寻虎  骆剑 《上海航天》2005,22(5):28-33
在考虑结构弹性变形、空间大范围相对运动,以及弹性运动与刚体运动耦合的基础上,建立了运载火箭整流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MSC.NASTRAN和ADAMS软件仿真模拟了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整流罩不同设计方案的地面分离,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整流罩的多个仿真模拟分离参数与试验值较为接近,证明本文的整流罩抛罩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55.
为减弱导弹电液伺服机构位置跟踪滑模控制(SMC)的抖振,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AFSMC)方法。通过在线调节输入变量论域和规则后件隶属度函数,可在不影响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性的情况下有效削弱滑模切换控制产生的抖振。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律。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提高了电液伺服机构的跟踪控制精度。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Africano  John  Schildknecht  Thomas  Matney  Mark  Kervin  Paul  Stansbery  Eugene  Flury  Walter 《Space Debris》2000,2(4):357-369
Since more than 10 year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mall-size space debris is accumulating in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GEO), probably as the result of breakups. Two break-ups have been reported in GEO. The 1978 break-up of an EKRAN 2 satellite, SSN 10365, was identified in 1992, and in 1992 a Titan 3C Transtage, SSN 3432, break-up produced at least twenty observable pieces. Subsequently several nations performed optical surveys of the GEO region in the form of independent observation campaigns. Such surveys suffer from the fact that the field of view of optical telescopes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area covered by the GEO ring. As a consequence only a small volume of the orbital element-magnitude-space is covered by each individual survey. Results from these surveys are thus affected by observational biases and therefore difficult to compa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search strategy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The strategy optimizes the sampling for objects in orbits similar to the orbits of the known GEO population but does not exclude the detection of objects with other orbital planes. A properly designed common search strategy clearly eases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from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 extrapolation from the sparse (biased) samples to the entire GEO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7.
将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性能指标和集成结构的质量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和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同时作为独立的设计变量,并施加约束条件,从而将智能结构及其控制系统集成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多目标数学规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设计出的智能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能极大地抑制系统的振动。  相似文献   
58.
Tether Satellite System Collision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obotov  V.A.  Mains  D.L. 《Space Debris》1999,1(2):99-112
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resident space objects and untrackable debris for the tether component of the 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 (TSS) after it broke away from the Space Shuttle orbiter (mission STS-75) in February 1996. Both an analytical and a numerical approac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se two methods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loyed tether is expected to have been impacted by several particles 0.1mm or larger in siz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with objects 10cm in size or larger was on the order of 10–3 per month. Since the severed tether reenter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deployment, the collision hazard to other objects while in orbit was small. The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tether collision evaluation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59.
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南英  陈士橹 《宇航学报》1996,17(4):104-109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想获得具有最大有效载荷的航天器最优再入轨迹。返回段航天器的最大有效载荷等价于航天器离轨点所耗燃料质量与热防护系统(TPS)质量之和达极小。文中把最大有效载荷的再入轨迹分三种情况作了分析:航天器TPS质量不确定时,通过返回轨迹优化来获得航天器的最大有效载荷,并选择确定相应TPS的质量;TPS质量已确定时,通过再入轨迹优化来获得航天器的最大有效载荷;TPS质量足够大时,通过多次穿越大气层来获得航天器的最大有效载荷。本文的结论可为航天器再入轨迹与TPS的一体化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0.
再入机动飞行器数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再入机动飞行器三自由度和六自由度仿真和分析。三自由度仿真研究了再入机动飞行器的导引规律和减速控制规律,证明了其合理性,且精度是满足要求的。而六自由度仿真说明了飞行器再入过程中虽然有静稳定和静不稳定交替出现的飞行状态,且动压变化大,如控制系统和制导方法设计良好,其精度仍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