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358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为了研究可调叶片推力转向对大攻角纵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某战斗机的1∶11模型对可调叶片的偏角、长宽比及纵向位置的影响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是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的Φ3.2m低速风洞中进行的。试验风速为60m/s,相应的Re数为2.1×106,喷流落压比为2.11,攻角范围为-4°~48°。本文给出了主要试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42.
导引头是制导导弹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导引头控制软件则是制导导弹系统的神经中枢,其质量直接影响导弹系统任务的完成.在分析某型导弹导引头软件控制特点和测试需求的基础上,阐述导引头控制软件目标扫描、捕获、跟踪等重要功能特殊的测试设计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43.
尹军飞 《推进技术》1992,13(2):41-45
对带有导流片的突扩燃烧室的冷态流场做了初步观察和测量。实验研究包括三个导流片的后缘角,纵向及横向位置各二个,共十三个结构的流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随叶片后缘角增加,回流区的长度明显减小,总压损失增加,而且叶片的位置和结构角对流场特征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导流片控制突扩燃烧室流场的方法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444.
涡轮非定常流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葛宁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5):1066-1070
在实际叶片排几何模型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交接面周期性处理方法可大大缩小非定常流计算域,减小计算量,但该处理方法会给非定常流计算带来一些近似,通过某跨声速涡轮级三维粘流数值计算,分析和评估计算方法,结论是该方法不改变时间平均下的稳态性能参数,而且可用于多级涡轮非定常流计算.   相似文献   
445.
涡轮叶片尾缘梯形通道异形扰流柱流动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叶片尾缘梯形通道内叉排排列的圆形、椭圆形、水滴形和哑铃形扰流柱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口雷诺数情况下,水滴形扰流柱的通道压力损失最小,仅为圆形扰流柱的57%;圆形扰流柱和哑铃形扰流柱的换热效果差异不大,比椭圆形扰流柱的换热效果高约20%,比水滴形扰流柱的换热效果高25%左右;进口结构形式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双排小孔的挡板通道内压力较大,但是换热效果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46.
基于非定常耦合流动的研究采用导叶非对称周向分布时,可以通过非对称尾流撞击效应实现比对称周向分布更好的气动性能.为了探索非对称激励下的非定常耦合流动特点,首先以单个槽道的时间非均匀射流激励形成的间歇耦合流动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时间非均匀激励对二维叶栅流场时空结构的影响.然后通过对采用非对称导叶的某低速轴流压气机的叶中截面二维流场进行1/4周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周向非均匀分布导叶对下游转子流场时空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前面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认为通过周向非均匀导叶实现流场的耦合流动时,激励区的长度决定了激励效果的好坏,而缓冲区内加入离散导叶可以提升转子流场时空结构品质改善压气机性能.   相似文献   
447.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气冷导向叶片的结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状况,本文从多方面对高压涡轮气冷导向叶片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介绍了高压涡轮气冷导向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制造工艺等。  相似文献   
448.
Advanced engineering systems, like aircraft, are defined by tens or even hundreds of design variables. Building an accurate surrogate model for use in such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s a difficult task owing to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to reduce the size of a design space to a smaller region of interest allowing a more accurate surrogate model to be generated. The framework requires a set of models of different physical or numerical fidelities. The low-fidelity (LF) model provides physics-based approximation of the high-fidelity (HF) model at a frac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t is also instrumental in identifying the small region of interest in the design space that encloses the high-fidelity optimum. A surrogate model is then constructed to match the low-fidelity model to the high-fidelity model in the identified region of interest.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managed by an update strategy to prevent convergence to false optima.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on mathematical problems and a two-dimen-sional ae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a variable-fidelity context. Results obtained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high-fidelity results, even with lower-fidelity flow solvers, while showing up to 39% time savings.  相似文献   
449.
In this paper, variable-weights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variable cycle engine’s analytical redundancy, when all control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re changing simultaneously, also accompanied with the whole engine’s degradation. In another word,variable-weights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solve a multi-variable, strongly nonlinear, dynamic and time-varying problem. By making weights a function of input, variable-weights neural network’s nonlinear expressive capabili...  相似文献   
450.
王超  赵雷明  孙聪  常晟铭  吴浩 《推进技术》2022,43(9):434-441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噪声,螺旋桨设计需要在精确的性能预报基础上,平衡不同参数对设计目标带来的影响。本文以面元法为主要手段预报CLT桨的水动力性能,并引入噪声模型进行噪声预报。整个过程以4叶CLT(Contracted and Loaded Tip)桨—P1727桨为母型桨,在螺距比为原桨螺距比0.9~1.2倍范围内,考虑3叶、4叶、5叶三种叶数形式,最终计算100个设计桨案例的水动力性能和噪声性能。设计桨最终满足某中型船的推力要求,并寻找螺旋桨最小叶尖涡流噪声-最大效率解集。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定推力值的情况下,螺旋桨叶数与噪声成反比趋势,效率与噪声性能受螺距比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高效桨P1727而言,改变螺距比与叶数会使效率与噪声存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可以应对不同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