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482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Multi-h CPM(Multi-h Continue Phase Modulation,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遥测接收机的符号定时和载波频率同步问题,在分析MLSD(Maximum-likelihood Sequence Detection,最大似然序列检测)度量值是符号定时偏差和频率偏差的凸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迟/早门和升/降频门的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联合估计算法,通过似然值比较,对符号定时偏差和频率偏差进行迭代估计;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得到不同参数下的同步性能,给出同步参数选择建议.仿真结果表明:将该算法应用到Multi-h CPM遥测系统中,可实现低信噪比信号的快捕和高精度同步.  相似文献   
52.
针对仅含角度测量信息的单个天基平台可观测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脉冲机动检测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跟踪算法,并设计了非合作目标实时跟踪数据处理流程.该算法利用抗差估计技术和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构造目标跟踪滤波器,并综合残差多项式拟合和新息分布特征等方法实现目标机动检测,在天基平台观测信息类型有限和观测几何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排除孤立野值和成片测量野值的影响,实现非合作机动目标的连续稳定跟踪.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表明了跟踪精度和可靠性与测量精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硬件在回路仿真是发动机故障诊断算法由理论转向实际工程应用的重要阶段,但目前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多数处于软件数字仿真阶段。构建民用涡扇发动机故障诊断算法硬件在回路实时仿真验证平台,开发考虑健康退化的民用涡扇发动机多维调度分段线性化模型,分析并模拟仿真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四类典型常见故障。经过对相关诊断算法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平台及使用的模型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DV摄像选修课近几年来已逐步走进大学校园。本文分析了该课程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该课程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能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为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5.
论述一种单次特快波形信号的实时传输技术,介绍弹载遥测发射设备的工作概况,该设备从射频频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调频体制的,从射频功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脉冲体制的。该设备不但能传输特快波形信号,而且能传输缓变的常规遥测信号,设计方案新颖,是一种多用途的弹上遥测发射设备。  相似文献   
56.
为了防止多址干扰造成接收机出现误捕和假锁,改善直接序列扩频测控系统抗多址干扰性能,在Gold码特性和扩频接收机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大似然原理,对采用扩频体制测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为契合工程应用,采用仿真遍历结合理论分析的方式,对Gold码的互相关抑制能力理论值进行了工程修正。在分析捕获阶段的抗干扰捕获门限后,还分析了载噪比估计结果在正常锁定和假锁两种状态下的差异,给出了接收机对假锁状态的判决方法和门限。根据分析和仿真的结果,给出了系统设计约束条件和优化的接收机设计流程,作为测控系统和接收机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在介绍在轨用户星中继终端的分类、功能和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用户星中继终端多约束条件进行了梳理分析。为缓解常态化应急测控带来的资源紧张矛盾,提出了用户星中继终端在轨应用策略,即Ka/S模式下影随测控,小S模式下定时捕获。针对Ka+小S模式下实现影随测控的可行性问题,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开发工具包)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影随测控,满足测控快速响应需要,要求星载S频段中继测控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应大于星载中继数传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58.
We present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the massive X-ray binary 2S 0114+650. These observations covering the spectral range 1.08–2.35 μm span the region where Paschen and Brackett series recombination lines of hydrogen are expected to be seen, namely, Paβ , Brγ and Br 10–17 lines. The absence of any of these lines in emission supports earlier inferences that the optical component in 2S 0114+650 is unlikely to be a Be star but rather a B type supergiant. Near-IR photometry gives J = 8.78, H = 8.53 and K = 7.96; these values show marginal variations from earlier reported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59.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 of Grand Unified Theories (GUTs), supersymmetry (SUSY), and cosmology, a worked example is carried out. This example is the dark matter problem, or “What is the dominant matter of the Universe?” It is shown that if GUTs are assumed then the primordial perturbations are probably adiabatic, if inflation is assumed then Ω = 1 and GUTs first name is probably SUSY. If Ω = 1,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tells us that the bulk of the matter is non-baryonic. SUSY-GUTs gives us some possible candidate inos to which massive neutrinos, axion or planetary mass black holes can be added. These candidates can be classified hot (or warm) or cold types of dark matter. It is shown that hot gives Ω = 1 and naturally gives large scale structure but does not give small scale structure or galaxy formation times, whereas cold gives small scal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times but cannot easily yield Ω = 1. It is concluded that either a hybrid of both hot and cold or non-random phases for the perturbations may be needed.  相似文献   
60.
磁场导向控制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矢量控制算法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中一般由CPU或DSP实现,难以满足航天应用中实时性较高场景下的需求。为提高宇航电机系统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从FOC矢量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伺服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一种全数字、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器硬件加速设计方案,并在具有可编程逻辑功能的宇航级SiP6117S芯片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前人的设计,通过调整观测数据的量化精度来降低硬件加速过程中的处理延时,能有效改善多级流水延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