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航空   1034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117篇
航天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单液滴破碎流动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单液滴破碎内部流动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不同流场分布中的液滴变形、破碎过程进行了捕获.基于试验中获得的现象,分析了液滴环境流场结构对液滴变形、破碎过程的影响,对液滴破碎流动机理进行了相关验证,并对其做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表明:气流的作用强度及液滴内、外部液体的流动特性决定了液滴不同破碎模式的发生;在气流作用下,在液滴的外部,液体沿气流方向的前、后驻点向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中心截面极点处运动;而在液滴的内部,为了克服液滴沿气流方向被压缩、沿垂直于气流方向伸展,在阻碍液滴变形内力的作用下,液体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上、下2极点向液滴中心位置处运动,使得液滴仍然保持球形.  相似文献   
272.
针对采用固定中频正交解调方法的脉间变频雷达可能存在的中频误差进行分析,得到在中频上进行正交解调不会对成像造成影响的结论。推导存在中频频率误差条件下的成像公式,分析误差影响的主要表现。通过仿真对比不同中频频率误差对二维成像结果的影响,得出成像结果随频率误差变化的规律,给出可以忽略此误差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3.
卫星定位通信系统是具有10米以内高精度的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达到高精度的关键是应用了伪随机码扩谱及差分定位技术。诸如星历误差、电离层时延变化和地球模型不准等误差,通过应用差分技术可以大部分消除。本文阐述了差分技术的应用和系统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74.
热电偶响应对激光脉冲法测量热扩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脉冲法测量热扩散率时,作为感温元件的热电偶总有一定的响应时间。试样达到最大温升的时间比较短时,热电偶响应时间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就不能忽略不计。将热电偶处理为一阶测量环节,导出了考虑热电偶响应时间的试样背面温升表达式和修正关系曲线,并据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经修正后的结果和文献[1]中提供的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75.
LEAP—X发动机是CFM国际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发动机,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本文就LEAP-X发动机的先进技术创新做一概括性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76.
为将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以实现温升与排放的良好统一,对不同主燃孔位置下 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流动、淬熄区气流混合、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心回流区的长度和高度随着主 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主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主燃孔射流深度增加,射流角度逐渐向下游偏转,导致淬熄区内气流 的混合效果减弱;随着主燃孔位置的后移,富油区内的当量比显著增大,导致CO和碳烟的生成量迅速增加,淬熄区内的沿程高温 区域面积逐渐缩小,燃烧效率逐渐降低。当X/H=0.7时,燃烧室沿程NO生成量始终处在较大值;而当X/H=0.9时,燃烧室沿程NO 生成量始终处于较小值,但CO的生成量增大。  相似文献   
277.
The continuously 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CRDE)is a new concept of engines for aircraft and spacecraft.Quasi-stable continuously rotating detonation(CRD)can be observed in an annular combustion chamber,but the sustaining,stabilizing and adjusting mechanisms are not yet clear.To learn more deeply into the CRDE,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hydrogen-oxygen CRDE.Pressure histories are obtained during each shot,which show that stable CRD waves are generated in the combustor,when feeding pressures are higher than 0.5 MPa for fuel and oxidizer,respectively.Each shot can keep running as long as fresh gas feeding maintains.Close-up of the pressure history shows the repeatability of pressure peaks and indicates the detonation velocity in hydrogen–oxygen CRD,which proves the success of forming a stable CRD in the annular chamber.Spectrum of the pressure history matches the close-up analysis and confirms the CRD.It also shows multi-wave phenomenon and affirms the fact that in this case a single detonation wave is rotating in the annulus.Moreover,oscillation phenomenon is found in pressure peaks and a self-adjusting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278.
谢喜宁  胡小锋  原青云 《航空学报》2019,40(11):323161-323161
针对当前国内外诱发静电放电(ESD)研究较少的实际情况,为了解自然环境下静电放电辐射场诱发放电的基本特性,进一步分析诱发放电的特征规律,建立了大气条件下诱发放电试验系统。主要采取理论分析、试验验证的方式,对静电放电辐射场诱发针-球电极结构放电的基本规律进行摸索,初步得出了诱发放电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辐射场强的不断增大,放电重复频率不断增大;在辐射场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高压源电压的不断增大,诱发放电重复频率不断增大;在外界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确定该条件下的诱发放电唯一阈值。这些试验规律的取得,为真空条件下的诱发放电特性研究提供了试验方法和理论依据,对开展航天器运行环境中的诱发放电研究和防护方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9.
杨理  岳连捷  张新宇 《航空学报》2020,41(11):123701-123701
为研究斜劈诱导斜爆轰波的波阵面弯曲效应,以期为斜爆轰的不稳定性及其演化规律提供新的见解,基于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空间离散和附加Runge-Kutta方法时间离散的求解器,针对不同的化学反应参数(释热量、放热速率和化学反应区参考长度)条件,开展斜爆轰波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斜爆轰波沿波阵面的波角变化可分为3个区域:区域I,波角平滑减小;区域II,波角跃升后衰减;区域III,波角有规律振荡。波阵面法向速度-曲率关系在区域I呈现准垂直直线变化趋势,并伴随着爆轰波强度的不断衰减;在区域III则呈现出"D"形曲线,即由极曲线段、光滑水平变化段和拟线性变化段组成,为类胞格结构的周期性演变;区域II可认为是以上两个区域特征的耦合。不同的化学反应参数对斜爆轰波波阵面的弯曲效应影响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80.
用分析法全面讨论脉宽调制器(IC:1842/3/4/5,1842A/3A/4A/5A)中振荡器的振荡特征参数(占空比D和频率f)与外接电阻R和电容C的关系.我们得到以R、C为自变量表达D和f的函数,以D、f为自变量求R、C的函数.并根据这些函数的计算结果绘制描述D、f、R、C(1F)4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这些结果,不仅提升了对这类振荡器的认知,而且可供设计时直接引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