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3篇 |
免费 | 728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85篇 |
航天技术 | 32篇 |
综合类 | 88篇 |
航天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为了充分验证在某多级轴流压气机设计中采用的先进设计技术,对其进行了总性能试验、级间参数测量试验和径向压力畸变试验等多项研究,深入分析了试验数据,详细介绍了该压气机的性能特点和各级之间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该压气机在全工况下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具有优良的非设计工况性能和较强的抗径向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282.
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轴流压气机机匣压力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了对某型轴流压气机机匣压力时间序列的非线性预测,并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增强了预测模型对混沌动力学的联想和泛化推理能力,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而针对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的预测结果证明了方法... 相似文献
283.
1.引言 压气机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系统不仅只具有数据采集的功能,而且是一个集控制、数据采集、实时处理、打印、绘图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自动化测试系统。以此为目的,建立了一个以IBM PC/XT微型计算机为中心控制机的适于全台压气机实验的多功能大型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284.
为了更好地对压气机流动进行模拟,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结构化有限体积解算器上实现了用于压气机流场计算的混合平面法、谐波平衡法及相滞后法.以NASA Stage 35为例,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滞后法的计算精度最高,混合平面法的计算精度最低;相滞后法与半环的双时间推进法结果相近,计算速度提高了20倍;相比混合平面法,谐波平衡法能准确地模拟动静叶间的非定常干涉及进出口参数变化;在谐波阶数达到5阶后,谐波平衡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不随阶数变化,且与相滞后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混合平面法的计算效率远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相滞后法与谐波平衡法在谐波阶数为5阶时的计算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285.
直通式蓖齿封严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直通式直齿和直通式斜齿在不同的齿类厚度与封严间隙比、齿数和流向的条件下,泄漏量随蓖齿前后压力比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几个有价值的结论,提出了计算其泄漏量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86.
为了解决压气机可调静子导叶(VSV)机械滞后问题,基于Simulat ionX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了VSV调节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结合FMEA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VSV角度滞后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个体分散度和不同热状态之间的驱动负载、驱动能力、活门特性的差别是引发问题的主要因素,当由2种以上因素共同作用时,VSV角度的机械滞后效应增加。提出了1种新的故障模式,并通过台架试验完成了验证。 相似文献
287.
288.
激波是超声速流动的关键性问题,而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气动探针的激波图谱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本文以适用于超声速来流条件下的五孔气动探针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复合型五孔压力-温度探针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经过实验校核的数值方法分析跨、超声速来流绕流探针而形成的激波图谱的变化规律,其中着重关注在正对来流和相对于来流存在较大偏转角度时探针头部及杆体的激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跨声速来流条件下,探针头部前端会形成一道强度较大的正激波结构;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探针与来流存在较大偏转角度时,探针背风面杆体后端会形成“λ”型激波,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最终变为正激波,且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导致探针表面的附面层发生分离,产生了低能流体团。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探针头部和杆体激波图谱的再现,充实了超声速探针的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289.
290.
利用插板模拟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进口流场畸变.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详细分析了进口畸变下跨声速压气机的流动特点、激波沿周向的分布以及压气机的失速机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插板使压气机前的不同周向位置产生正、负预旋流动;转子前速度的周向分布沿轴向是不断变化的,在距离转子较近时,畸变区的轴向速度反而较大;气流在过渡区A(转子进入低压区)时为正预旋,为非激波区;在过渡区B(转子退出低压区)和畸变区时为负预旋,为强激波区;过渡区的泄漏涡最强,是不稳定流动的诱发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