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71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空台推力瞬变等过渡态试验对进气环境模拟控制系统所提出的强抗扰性、强鲁棒性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主动抗扰控制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高空台过渡态环境模拟的技术特点和高品质控制指标难于实现的原因;其次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和一体化并行控制器(IPC);最后通过仿真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主动抗扰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主动抗扰控制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进气环境模拟的动态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82.
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参数未知,高阶定常线性系统和一类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为设计低阶控制器,并能满足不同系统的过渡过程要求。在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方法。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被控对象的特征模型,接着重点介绍了这种控制方法的设计原理和特点。当系统能用二阶幔时变差分方程形式的简化特征模型描述时,可以证明由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组成的闭环系统是稳定的。最后通过典型实例的仿真验证了非线性黄金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3.
杨琼梁  史晓鸣  许斌  唐国安 《宇航学报》2011,32(8):1854-1858
考虑到法向热流远高于气流方向热流的特征,烧蚀层简化为沿法线方向的一维移动相变边界传热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而弹身、弹翼等结构则用三维有限元热传导模型求解。为了将专用的一维移动相变边界热传导分析程序与通用的三维结构有限元热传导分析程序相结合,引入了涂层—结构—涂层交替计算方法。通过交替计算,最终使烧蚀层与结构的界面满足温度相等、热流平衡的传热协调条件。采用自行编制的烧蚀层热传导计算程序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NASTRAN)计算带有烧蚀防热涂层的弹身和弹翼两个算例,验证了交替计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84.
局部多孔壁-内腔结构的气动加热瞬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超声速飞行器外表面连接结构处密封结构几何特征,以局部多孔壁和内腔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流/固/多孔区域流动和传热过程耦合计算模型,其中多孔区域中运用分布阻力法,流、固区域间换热过程采用准稳态耦合计算方法。经过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程序可靠性,并进一步分析在整个长时间瞬态过程中,该密封结构的流动和传热特征,阐明了在瞬态过程中多孔材料等效热流对缝隙壁面的加热作用。研究了有、无多孔材料填充两种情况下缝隙壁面热流分布形态的差异,探讨了缝隙中填充多孔材料对高速流场边界层热气流侵入内腔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任明浩  李世鹏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0,31(3):276-280,288
针对脉冲发动机工作时间短,压强高的特性,对建压阶段的瞬变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研究。该模型基于非稳态凝聚相能量方程,并耦合气相热反馈为求解该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从而引入压强对燃烧过程的作用。模型中压强的变化规律由同样条件下的试验p-t曲线拟合得到。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对建压过程中推进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各压强下的瞬态燃速做出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地吻合。用该瞬态燃速进行建压段内弹道仿真,与稳态数据相比,更接近实测曲线,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脉冲发动机建压段的瞬态燃速的预估。  相似文献   
86.
针对民航事故调查中的舱音背景声分析,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不同种类开关手柄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关手柄声具有暂态噪声脉冲特征的结论。最后,以波音737客机实验样本和真实CVR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利用暂态噪声脉冲特征,成功地对淹没在环境声中的起落架手柄声予以检测和定位。为民航事故调查中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Cockpit Voice Recorder)中开关手柄声信号的检测和定位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为提高分析月球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瞬态动力学的着陆器有效载荷软着陆冲击响应分析方法.根据着陆器全机结构柔性和月壤柔性对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的影响,参照某型着陆器,于MSC.PATRAN环境中建立着陆器全机柔性体模型及月壤柔性体模型,运用瞬态动力学仿真软件MSC.DYTRAN对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分析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的着陆冲击响应是准确有效的,能够比较逼真地模拟月球着陆器实际着陆工况.  相似文献   
88.
小卫星瞬态热分析模型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参数分类和构建最小误差目标函数中瞬态温度时域过程的表达问题,分别定义了瞬态温度时均量和波动量对修正参数敏感度和分析值与试验值间瞬态温度均方差。利用蒙特卡洛混合方法对敏感参数进行分层修正的结果表明,修正前后瞬态温度分析值与试验值间误差由8%~16%降低至5%以下,分析值的时均量及波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该结果被修正中未使用的试验数据所验证。这说明了修正中瞬态温度描述方式对改善瞬态热分析精度有效,蒙特卡洛混合法分层修正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9.
加权变系数的瞬态导热有限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两点时间差分格式的瞬态导热温度场有限元法数值解的稳定性和振荡现象,推导出消除振荡的方法:将时间差分格式的加权系数σ与时间步长△t分别和温度振荡联系起来,得出变σ和变△t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study, the values of chaoticity and dynamical complexity parameters for some selected storm periods in the year 2011 and 2012 have been computed. This was done using detrended TEC data sets measured from Birnin-Kebbi, Torro and Enugu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 stations in Nigeria.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SD) values were mostly greater than 1.96 but surprisingly lower than 1.96 in September 29, 2011. The values of the computed SD were also found to be reduced in most cases just after the geomagnetic storm with immediate recovery a day after the main phase of the storm while the values of Lyapunov exponent and Tsallis entropy remains reduc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geomagnetic storm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value of Lyapunov exponent and Tsallis entropy reveals similar variation pattern during storm period in most cases. Also recorded surprisingly were lower values of these dynamical quantifiers during the solar flare event of August 8th and 9th of the year 2011.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is work. However, our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ionospheric effects of some other possible transient events other than geomagnetic storms can also be revealed by the variation of chaoticity and dynamical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