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航空   1748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2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为研究粉末爆轰发动机的粉末燃料供应特性,通过搭建一套流化仓内气固流动状态可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称重传感器和静态压力传感器对粉末流化质量和流化仓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电子天平精确测量粉末流化质量,对不同预压压力下粉末流化的时间均匀性,不同活塞速度下粉末流化的空间均匀性、粉末流化的流化能力特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粉末爆轰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时间为流化仓的压力稳定阶段和压力保持阶段;粉末在0.4-2MPa的预压压力下,其流化的时间均匀性几乎不变,且明显优于无预压下的粉末流化;粉末流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但其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粉末爆轰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的气固比具有一个临界值,当实际气固比处于临界值以下时,会造成粉末来不及被流化气带走从而在流化仓中进行堆积最终堵塞流化仓;而当实际气固比高于临界值时,粉末流化能力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52.
The Forming Limit Curve (FLC)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aluminum-lithium (Al-Li) alloy 2198-T3 is measured by conducting a hemispherical dome test with specimens of different widths.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the FLC of 2198-T3 is based on the M-K theory utilizing respectively the von Mises, Hill'48, Hosford and Barlat 89 yield functions, and the different predicted curves due to different yield fun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FLC of 2198-T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ur predicted curves, yet they all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curve. In the area near the planar strain state, the predicted curves and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curve are very close. The predicted curve based on the Hosford yield function is more accurate under the tension-compression strain states described in the left part of the FLC, while the accuracy is better for the predicted curve based on Hill'48 yield function under the tension-tension strain states shown in the right part.  相似文献   
953.
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i6Al4V合金在20~400℃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Ti6Al4V合金的磨损行为并探讨了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25℃时,合金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00℃时的磨损量略高于25℃,但当载荷高于200N时,磨损量急剧升高。当温度为400℃、载荷在50~100N时,磨损量降低且达到最低值,随后在100~200N之间磨损量略有升高,200N以后磨损量急剧升高。25℃和200℃下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400℃、载荷为100~200N时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研究发现,磨损过程中形成机械混合层,当400℃,载荷为100~200N时机械混合层中出现氧化物Ti8O15和TiO2,这样硬的机械混合层具有显著地减磨作用。  相似文献   
954.
955.
《航空制造技术》2012,(14):102-103
随着机床设备的提升和高压冷却(HPC)系统的运用,车削不锈钢、超级合金及其他难加工材料变得更容易。在许多应用中,如泛流冷却、低压冷却下,采用先进刀具生产率可提升20%甚至更多,每切削刃寿命可提升1倍。在此基础上,提升冷却压力7~30MPa,加工潜能可再获得大幅提升。事实上,采用合适的高压冷却(HPC)刀具将在切削刃寿命及生产率方面收获数量级规模的增长。  相似文献   
956.
957.
958.
采用非自耗真空熔炼炉制备钴基高温合金铸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研究Ni含量(0%,5%,10%,20%(原子分数))对钴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晶格错配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Ni含量的合金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研究Ni含量对钴基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的平均尺寸增加;当Ni含量从0%增加到15%时,合金中强化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当Ni含量增加到20%时,合金中强化相的体积分数稍有减少;Ni含量从0%增加到10%时,γ/γ′两相的晶格错配度降低,Ni含量从10%增加到15%时,γ/γ′两相的晶格错配度略有增加,当Ni含量增加到20%时,γ/γ′两相的晶格错配度又开始降低;Ni含量为5%的合金屈服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959.
960.
孔豪豪  杨树峰  曲敬龙  杜金辉  黄燕成 《航空学报》2020,41(4):423306-423306
高温合金中夹杂物是影响合金冶金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三联冶炼工艺对GH4169合金进行冶炼,并利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VAR铸锭边缘及顶端区域夹杂物类型与分布的变化情况,为夹杂物的进一步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横向方向上,随试样所在位置远离铸锭边缘,夹杂物的平均尺寸由3.15 μm递减至2.58 μm,其数量密度由2 291 N/mm2(N代表夹杂物个数)降低至1 429 N/mm2;在纵向方向上,随试样所在位置远离铸锭顶端,夹杂物的平均尺寸由3.47 μm递减至2.84 μm,其数量密度由1 453 N/mm2降低至904 N/mm2,而合金中均包含5种类型的夹杂物,其类型与试样所在位置无关。最终,本实验初步判定φ508 mm的GH4169铸锭较为合适的车削量与切头量分别为30~40 mm和110~12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