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96篇
航天技术   20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提高C/E复合材料构件制孔加工质量,以C/E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磨代钻"制孔新工艺,并研制了电镀金刚石刀具.与传统硬质合金刀具钻孔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钻削轴向力降低30%-50%、刀具耐用度提高3-5倍、缺陷显著减少,更适合C/E复合材料钻孔加工.  相似文献   
72.
姿控发动机喷管内流场及推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时间相关法数值求解定常N-S方程和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控制方程,对姿控发动机喷管内流场及其产生的推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较为精细的流场图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壁面温度条件可以显著改变喷管壁面附近的流场结构及其产生的推力。  相似文献   
73.
压电陶瓷在发动机推力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原位校准中,运用了压电陶瓷驱动装置准确快速控制力值的方法,研制了原位校准自动化装置。该装置借助微机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控制作用于压电陶瓷驱动装置上的电场强度改变其输出位移,达到精确控制力值的目的,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控制方式进行原位校准,加值准确度高,适用于所有喷气动力发动机的推力测量。  相似文献   
74.
李兵科  沈赤兵  周进 《推进技术》2003,24(3):228-231
三组元发动机和塞式喷管发动机均是实现单级入轨的关键技术。针对三组元(液氢、液氧、煤油)直排塞式喷管发动机提出了一套系统结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计算。发动机采用泵压式燃气发生器动力循环系统。利用蝶形活门关闭煤油管路、利用可调气蚀管调节氢氧流量转变工况,利用可调气蚀文氏管和涡轮排气进行推力矢量控制。以已有的三组元塞式喷管发动机推力室设计、分析为基础,继承了三组元发动机和塞式喷管的研制成果,是技术先进、性能高、可在短期内实现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75.
对某航天器上的推力支架结构和承载状态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系列桁架结构,以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管件作为桁架结构的组成构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对桁架结构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并优选出桁架质量和载荷相同条件下承载性能最好的桁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6.
小发动机推力矢量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小发动机推力矢量的特点和测量要求 ,在分析二轴转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测量推力矢量的线性组合法 ,最后给出误差计算公式。通过转台的旋转和伸缩形成不同的试验工况 ,得到测量数据的超定方程组 ,再用最小二乘法解矛盾方程求得推力矢量的方向角和偏移量。经多次试验表明 ,用该方法测量推力矢量参数的不确定度远小于± 5% ,超过了原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7.
变轨发动机组辐射传热地面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加热器和水冷真空舱近似模拟发动机内外的高温燃气和低温真空环境,以敷辐射涂层的不锈钢代替铌合金,在地面进行了飞船变轨发动机组缩比试验件的高温辐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中部温度为900℃,喷口温度为250℃的试验工况下,四机并联工作引起的最大周向温差在中亿部和喷口分别约为21℃和150℃,两机工况时周向温度不均匀性不及四机严重,喉部温差基本可忽略。  相似文献   
78.
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板片流道的调节功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卫华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2,23(4):325-328
为了在设计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时选择合适的一次调节通道,对不同曲率半径,不同几何尺寸的一次调节通道进行了流阻试验,得出了不同几何尺寸的一次调节通道的流动特性,试验结果与经典的层流理论计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试验表明,一次调节通道的临界雷诺数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摩阻系数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并得出了相应条件下的一次调节通道摩阻系数的修正关系式,在层流范围内阻较好地反映一次调节通道的流阻特性。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分析了直升机发射火箭精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火箭本身随机缺陷(推力偏心等)和火箭/发射器系统随机扰动引起弹道散布大。提高精度措施有:1.增大火箭初速;2.增加出口转速;3.采用被动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80.
为了降低靶机的生产成本,提高靶机发动机的推重比,建立了基于固体火箭引射式组合发动机模型,其结构包括固体火箭与再燃室,两者之间的布局可分为固体火箭内置式和固体火箭外置式,为了优化发动机布局结构,采用再燃室定量加热方法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分别对内置式及外置式布局发动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入口引射面积条件下,随着加热量的增加,内、外置式发动机引射效率都降低,内置式布局发动机推力基本不变,外置式布局发动机推力逐渐增大,具有较高的推力及推力增益(最高达到39.3%);由此可知,外置式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推力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外置式布局发动机,分别计算了引射口尺寸L与固体火箭出口直径D之比(L/D)为1/6,2/6,3/6,4/6,5/6,6/6的六种工况。结果表明:随着L/D从1/6增大到6/6,引射效率、推力及推力增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D为4/6时,发动机引射效率和推力达到最大,此时发动机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