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航空   1389篇
航天技术   297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4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以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通过比较不同固化条件下固化物结构的差异,研究了异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历程;改变异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的化学计量比(I/E),采用FTIR/ATR、DSC、DMTA等研究了固化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异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历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第二阶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环氧树脂和异氰酸酯可反应生成嗯唑烷酮结构,通过嗯唑烷酮环扩链得到端畀氰酸酯基低聚物,可继续发生三聚反应;第三阶段为异氰脲酸酯与残余的环氧基团反应生成嗯唑烷酮结构,异氰脲酸酯六元环向噁唑烷酮五元环的转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同的I/E比例可得到结构不同的固化物,不同的结构导致固化物性能的差异:当(I/E)=1.8时,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层剪强度分别为652.53、33270.63和31.66MPa,优于甲基四氢苯酐/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当I/E=2.0时,固化物T_g达到了305℃,明显优于传统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232.
为节省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开支,通过以燃油成本最小、时间成本最小、机场起降费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飞机最大航程限制、机场起降条件限制、航班频率限制、旅客座次限制、飞机可用时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确定机队优化配置方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航空公司机队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3.
为了掌握砂布轮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力的影响规律,提高抛光质量,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抛光力预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显著性;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抛光力耦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抛光力随砂布轮初始半径和粒度的减小而增大,随转速和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对叶片进气边的抛光实验效果表明:通过控制压缩量可以获得稳定的抛光力,进而获得理想的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234.
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到装配序列规划中,详细讨论了粒子群算法在装配规划中的数学表示,给出了适应度函数评价方法,并实现了装配干涉矩阵的构建,以发动机化油器装配为例,分析了粒子群算法在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35.
本文考察了三维编织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应用背景,针对不同的编织方法,研究了所产生的编织复合材料基本“单胞”结构,以及不同编织参数对复合材料构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比较研究了二步法及四步法所形成构件与层合板构件的结果。采用反射光弹技术考察了编织复合材料的孔边应力集中现象,得到了有益的结果。本文针对三维立体织物的特点,研究使用了RTM成型工艺,得到了较好的编织试验件。  相似文献   
236.
过程控制机     
过程控制机由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控制器、控制过程量输入输出部件和标准接口等组成。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天平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它的模拟量输入通道32路,采集速度5万次/秒,系统精度0.04%。模拟量输出控制调压阀系统,频率量输出控制模型姿态角系统,标准接口 IEEE-488和上位机通讯,传送命令和数据,所有软件固化在智能控制器的 ROM 中,它分析上位机送来命令指挥各部件工作。文章还介绍过程控制机在风洞测控系统中的工作过程以及使用后取得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237.
介绍SPC发展过程、特点及SPC技术适用范围,阐述控制图设计原理;并对SPC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思路进行论述和研究,提出SPC质量控制应用流程图。  相似文献   
238.
介绍了知识Petri网(KPN),在柔性装配系统中基于KPN机器人装配规划的任务,以及用KPN为机器人装配规划的任务,以及用KPN为机器人装配规划建模和KPN的运行。文中论述了如何建立邻链表、构造KPN,以及最后如何运行KPN,获得最佳装配规划。最后,阐述了基于KPN的机器人装配规划系统中数据库、规划库及推理机的构造。基于KPN的机器人装配规划,与目前常用的机器人装配规划方法,如启发式搜索法AO和线性规划LP法相比,具有如下主要优点:由于将人工智能用于Petri网中,故智能强;适应性强,既适用于整套产品零件同时到达装配站,也适用于各零件分时到达装配站时的规划;算法简单,规划速度快,更适用于在线规划。  相似文献   
239.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行工程既是CIMS从信息集成到功能集成的主要方法,又是这类复杂系统的全局优化方法。本文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研究和探讨了并行集成式工艺设计模型,它是一个实用化CAPP系统的新模型,不仅能利用设计信息进行初步工艺设计,而且能根据车间环境的状态,充分利用制造工艺和车间环境的柔性产生优化的工艺方案。它是采用分层工艺规划的方法来实现的。系统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即初步规划层,决策层和详细规划层。文中最后还讨论了实现并行集成式工艺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40.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中,单元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上端联接车间控制系统和CAD/CAPP/CAM系统,下端联接生产设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柔性和效率。该系统根据生产任务和目标,完成了生产计划调度、资源分配、监控设备运行等功能。文中主要讨论了系统的控制结构、系统功能和以下主要关键技术:客户/服务体系结构在生产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单元生产计划和调度,DNC接口以及生产中的随机事件处理。该系统已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