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456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41.
铝蜂窝复合材料X,Y方向低温有效热导率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铝蜂窝复合材料在x、y方向低温有效热导率的测试方法,给出部分测试结果。对试样的低温有效热导率给出了计算模型,并讨论、分析了测试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42.
Thermal comfort assessment in civil aircraft cab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craft passengers are more and demanding in terms of thermal comfort. But it is not yet easy for aircraft crew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ECS) that satisfies the thermal comfort for most passengers due to a number of causes. This paper adopts a corrected predicted mean vote(PMV) model and an adaptive model to assess the thermal comfort conditions for 31 investigated flight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does exist an uncomfortable thermal phenomenon in civil aircraft cabins, especially in some short-haul continental flight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asy way to predict the thermal sensation of passengers and to direct the crew to control ECS. Due to the assessment consistency of the corrected PMV model and the adaptive model, the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neutrality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to predict the cabin optimal operative temperature. Because only the mean outdoor 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of a departure city is an input variable for the adaptive model, 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crew and can satisfy 80–90% of the thermal acceptability levels of passengers.  相似文献   
843.
杜磊  孙波  代春良  卓长飞 《推进技术》2021,42(4):950-960
为研究壁面温度条件对层流、转捩、湍流状态下斜爆震发动机进气道流场结构、流场参数的影响,选取Ma10级、具有曲面压缩段的斜爆震发动机进气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对进气道壁面附近激波诱导分离区、热边界层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道肩部圆弧过渡段出现的再层流化现象,壁面冷却对其起抑制作用,绝热壁面条件下再层流化程度最为严重。壁面温度的增加有利于延缓流动转捩,同时也导致了分离区尺寸的增加以及转捩、湍流状态下分离区主体位置逐渐前移,进气道内通道的转捩为分离诱导转捩,转捩位置主要受到分离点位置的影响,整体表现为壁面温度增加转捩位置前移。进气道出口顶板侧热边界层厚度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逐渐变厚,转捩状态下热边界层厚度变化可达5%,温度峰值也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且峰值位置逐渐靠近壁面。壁面温度条件相同时,层流状态下热流、热边界层厚度均较小。转捩、湍流状态下进气道出口顶板侧热边界层较厚,约为层流状态3倍,同时转捩、湍流状态下热边界层厚度相差可达2%。  相似文献   
844.
为获取液体火箭推力室热防护方案构建的基础数据,结合单点瞬态法,提出了基于L-M算法测量壁面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模拟热流密度分析算法中关键参数对求解精度的影响,给出关键参数的选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过氧化氢煤油推力室典型试验工况进行热流密度测量。结果表明:圆筒段末端壁面热流密度为3.35MW/m2,喉部位置单组元工况下壁面热流密度为2.21MW/m2,双组元工况下壁面热流密度为10.59MW/m2,热流密度变化过程与室压变化过程完全对应。变工况过程中近壁处燃气温度存在恢复过程,燃气温度稳定后,壁面热流密度也达到稳定状态。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迅速、准确地测量推力室壁面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845.
韩兆鹏  郭晟  刘亚冰  侯金丽  韦宝禧  冮强 《推进技术》2021,42(10):2267-2276
本文面向组合动力对过氧化氢煤油推力室的应用需求,建立工程计算方法以进行热防护方案设计。通过修正燃气对流换热系数和引入液膜分解率完善工程算法,使工程计算结果与三维流固热耦合计算结果和实际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组合动力用推力室进行热防护方案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头部过氧化氢液膜和身部过氧化氢再生的方式可实现可靠热防护,其中,液膜流量在氧化剂中占比为30%。采用上述研究思路具备开展快速方案论证的能力,可在众多方案中选出热防护性能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846.
The flexible attachments of spacecraft may undergo Thermally Induced Vibration (TIV) on orbit due to the suddenly changed solar heating. The unstable TIV, called thermal-flutter,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the spacecraft. In this paper, the coupled bending-torsion thermal vibration equations for an open thin-walled circular cantilever beam are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these equations based on the first Lyapunov method, the thermal-flutter criterion can be obtained. The criterion is very different form that of closed thin-walled beams because the torsion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TIV for open thin-walled beams. Sever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gree very well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s, which mean that the criterion a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847.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848.
以轻质化为前提,基于烧蚀防热借助于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低密度防热/隔热/隐身一体化复合材料(HRC),有效地融合了烧蚀防热、高效隔热和宽频雷达隐身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MWNT)吸波剂均匀分散在杂化酚醛气凝胶骨架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HRC材料平均孔径减小,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添加5.0wt%MWNT的HRC与未添加相比压缩模量提高1.8倍。同时,MWNT的引入显著增加了HRC的雷达吸波性能,在4 ~ 18 GHz内反射率<-8 dB。地面风洞考核中,HRC表现出优异的防隔热性能,最高表面温度达到1 700 ℃左右,经过400 s烧蚀后最大背面温升(20 mm)仅为153℃,近零体积烧蚀,烧蚀后仍保持着优异的宽频雷达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849.
介绍了高导热泡沫碳/相变材料复合体应用于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泡沫碳/石蜡复合相变热管理系统、泡沫碳/硝酸锂相变复合材料、基于泡沫碳/相变复合材料一体化蒸发腔——热能贮存(VCTES)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泡沫碳/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50.
适用于长时间烧蚀防热的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时间烧蚀防热对防热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采用电弧风
洞加热设备对其防热性能进行了考核,并对其力学及热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长时间(1 000
s 左右)热环境的考核下,蜂窝增强低密度材料烧蚀后背面温度均低于200℃,表面碳层均匀、完整,无明显烧蚀
量,显示了优异的隔热性能和良好的抗气流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