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航空   157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271.
介绍了在模态试验中消除传感器附加质量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影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固定激振点,移动单个传感器的常见试验情况,在不需改变常规试验设备和方法,不增加测试工作量的前提下,用分析方法消除传感器质量的影响,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一直梁作了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72.
本文介绍在非线性弹性力学中新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slow dynamics”现象。从这个现象中获得的信息表明,它非常适宜应用到宇航结构件在生产线的无损检测和疲劳损伤预报。文中对它的技术背景,物理本性以及实验配套设备,实际使用实测结果等内容进行简明叙述。最后,对它的技术在我国引用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3.
以同一运载火箭发射不同有效载荷的实际需要为应用背景,引出了动力学接口的概念,阐述了这一概念在振动环境试验条件的制定和试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界面自由度的确定原则和动力学接口参数的分析和实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4.
动态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根据国际最新进展和作者多年研究体会,对动态有限元模型修正中两大环节─—试验/计算相关分析和模型参数修正,分别作了系统介绍和综合评述。文中还给出了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在航空航天结构分析、设计中一些成功应用实例。最后讨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5.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种族翼模型桨距电控操纵系统。该系统设计为主从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为486主控计算机,位于主控制台,与其他系统共享;从机为三套单片机控制系统,位于自动倾斜器附近,用于驱动自动倾斜器。单片机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对模型旋翼桨距的电控操作。文中从总体设计、原理叙述、性能特点说明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先进性。这一操纵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简称旋臂机),使旋臂机能够满足模拟直升机机动飞行科目试验的需要,并成为开展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的重要设备。文中给出了总距突增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部分的研制是成功的,这一系统同样也适用于需要桨距自动操纵的其他设备。  相似文献   
276.
多功能摩擦试验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制了一种多功能摩擦磨难机。它由主体、试样装夹附件和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组成,通过更换不同附件可进行销盘摩擦试验、环块摩擦试验和接触疲劳试验等多种试验;同时,该机进行各种摩擦试验时可使用同一盘试样,排除了试样制备中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对比性;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采集精度的效率。大量试验表明,该机所得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比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7.
A new high strength 2A97 Al-Cu-Li-X alloy was subjected to triple-aging of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s (R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ensile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RA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DSC test reveals the revers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strengthening δ' (Al3Li)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δ' (Al3Li) phase, T1 (Al2CuLi) phase and θ"/θ'(Al2Cu) phase for 2A97 alloy treated by a triple-aging ora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 at 165 ℃×30 min, (2) at 220 ℃ or 240 ℃×15 min, (3) at 165 ℃×24 h.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eatment after secondary high temperature aging, promotes the T1 precipitation during final re-ag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treated by the retrogression and re-aging treatment reach the peak level of alloy single-aged at 165 ℃ in T6 temper.  相似文献   
278.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629-640
Hybrid bonded/bolted (HBB) joi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because it can overcome the potential weakness of pure bonded and pure bolted joints. However, studies on HBB joint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In this paper, tensile properties of a composite–metal single-lap HBB joint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a detaile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tensile behavior of the joint.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n the damage propagation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we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F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BB joint can provide multi-load transmission paths and resist damage propagation in the adhesive. The HBB joint has higher strength and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than the pure bonded joint. And the HBB joint has greater initial damage load and tensile stiffness than pure bolted joint. Adhesive fillets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tensile performances of the HBB joint.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joint boundary and testing machine show obvious effects on tensile performances of single-lap hybrid joints.  相似文献   
279.
280.
蒋启登 《航空学报》2020,41(12):224030-224030
拦阻钩是舰载飞机最重要的特征部件之一,对其受载进行测量、统计建模与预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在飞机拦阻动力学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飞行数据统计建模所需的关键参数,结合某型机载荷试飞、机舰适配性试验,实测研究了飞机拦阻实际受载特点,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法统计建立了最大拦阻力与常规飞行参数之间的拟合函数关系,并得到了最大拦阻力的预计模型。建模、验模与预计结果表明,所选关键参数合理,能够充分反映拦阻钩的受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纵向过载、啮合速度和发动机高压转速等参数建立的拦阻载荷统计模型可用于拦阻着陆或着舰试验时最大拦阻力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