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一种用于各向异性媒质的全新时域数值方法(TLM算法)进行了研究。将Z变换引入TLM算法,用于处理各向异性媒质的电磁问题,推导递推计算公式。计算各向异性磁化等离子体层对电磁渡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较好,表明该法用于各向异性媒质时有高效性和高精度性。  相似文献   
112.
在计算介质目标雷达散射特性的众多方法中,图形电磁学和射线追踪技术是计算高频区散射特性的两种有效方法.将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首先通过OpenGL的光照模型和消隐,将介质目标的外形显示在屏幕上,并从缓存区中获取有效像素的颜色分量和位置信息,计算一次散射效应,然后将这些信息作为起始点信息,利用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多次散射效应,最后叠加一次、多次散射效应得到总散射特性.对圆柱、球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3.
通过三年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树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工作需求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组织、以实际工作为场景的教学实施、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为手段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4.
人在回路电视制导武器最佳投射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达理  任波  黄长强  张得舒 《航空学报》2010,31(5):1054-1059
为提高人在回路电视制导武器命中精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武器投射域。分析了影响武器投射域的主要因素和约束条件,建立了人在回路控制的电视制导武器防区外投射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防区外武器最佳投射域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根据武器制导的约束条件找到满足武器投射的最佳投射域,该模型的建立和最佳投射域算法的提出为该类型电视制导武器的作战使用自动规划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张红军  康宏琳 《宇航学报》2021,42(3):324-332
基于宏观表征体元(REV)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激波干扰对异质发汗冷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外部激波干扰与引射气体边界层耦合相互作用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冷却介质对于冷却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冷却介质比热容越大,相同注入率条件下的冷却效果更好;入射激波干扰会显著影响多孔材料表面的压力分布,使得多孔材料内部冷却介质会...  相似文献   
116.
采用LES(large eddy simulation)+FW-H(Ffowcs Williams-Hawkings)方程,研究了圆柱表面使用不同PPI(pore number per inch)和厚度的多孔介质对圆柱尾迹及圆柱-翼型干涉噪声的影响,探索了多孔介质的降噪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多孔介质能稳定圆柱表面的剪切层,抑制旋涡脱落,从而削弱尾迹对下游翼型的影响,圆柱单音噪声最大可降79 dB,翼型单音峰值降低13.22 dB,宽频噪声降低20 dB;多孔材料PPI的变化对降噪效果影响较小,而厚度是影响流场模态、降噪效果及气动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多孔材料厚度合适时,圆柱-翼型流场形态为“剪切层模态”,可有效降低湍流干涉噪声;多孔材料厚度较小时,发现了一种流场形态,即“剪切层-尾迹模态”,导致翼型噪声增大;合适的多孔介质厚度不仅降噪效果显著,对圆柱-翼型的气动性能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为丰富和完善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提高现有定位导航与授时(PNT)体系的服务能力,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开展了基于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授时方法研究,并搭建了一套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其定时精度优于50ns(均方根).首先综述了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方法中的理论框架及其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然后介绍了在提高授时精度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方法的应用场景和由此方法衍生出的电视卫星测定轨、目标定位等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8.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212-219
Infrared camouflage based on artificial thermal metasurfaces has recently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y eliminating thermal radi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bject and the background, it is possible to hide a given object from infrared detection. Infrared camouflag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that increases the survivability of aircraft and missiles, by reducing target susceptibility to infrared guided threats. Herein, a simple and practicable design is theoretically presented based on a multilayer film for infrared stealth, with distinctive advantages of scalability, flexible fabrication, and structural simplicity. The multilayer medium consists of silicon substrate, carbon layer and zinc sulfide film,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transfer matrix method. By locally chang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ting film, the spatial tunability and continuity in thermal emission are demonstrated. A continuous change of emissive power is further obtained and consequently implemented to achieve thermal camouflage functionality. In addition, other functionalities, like thermal illusion and thermal coding, are demonstrated by thickness-engineered multilayer fil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