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292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91.
从自主运行需求获取、自主运行策略设计、自主运行任务实现3个方面对"嫦娥4号"自主运行任务进行研究。通过在轨飞行验证,"嫦娥4号"自主运行任务的实现除了完善自我诊断及重构能力,还增强了对未知风险的应对能力,增加核心设备的自主管理能力,保证关键事件完成的可靠性与精准性。不仅总结了重要的工程经验而且为未来深空自主运行任务的设计实现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2.
空间站能源系统并网供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站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舱段组成,与飞船等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后,各舱段和对接飞行器自有的能源系统可能会由于空间位置及相互遮挡等原因而无法满足自身供电需求,这就需要对舱体电源系统进行并网供电。文章论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采用的并网供电方案,通过并联冗余及自动均流控制实现不同舱体间的功率传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外空间站并网供电技术,比较了空间飞行器组合体并网供电中的技术方案及特点,总结了目前空间站并网供电模式可采用的类型,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来空间站并网供电可采取的方案。  相似文献   
293.
张进  叶中付  王伟 《宇航学报》2012,33(8):1119-1126
针对具有某种结构的协方差矩阵的未知相关噪声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基于这种结构,如Hermitian Toeplitz型,在各个频率点上首先利用空间差分操作去除相关噪声的影响,并构造新矩阵;其次,对新矩阵进行聚焦操作,并给出相干聚焦后的协方差矩阵;最后,利用基于特征结构的DOA估计算法得到相干信号的DOA估计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4.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多极点函数优化时易导致早熟收敛及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把生物趋化原理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改变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只存在吸引操作而没有排斥操作的单向性,提出一种保持种群多样性的改进算法,并对其关键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基于生物趋化的粒子群算法对于处理复杂的多峰函数或优化问题,可显著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  相似文献   
295.
针对海军航空兵现代作战的特点,应用对策论中合作对策基本原理、shapley值概念以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作战编组对势力值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对策空间的兵力编组优化分析算法,改进了海军航空兵兵力协同作战编组的优化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96.
针对诸如模块更换、燃料加注等在轨操作任务中的相对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建立了描述航天器间近距离相对运动的轨道姿态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轨道摄动和姿态干扰力矩分析了耦合项对模型的影响。考虑到基于状态相关系数形式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采用θ-D次优控制算法设计了相对姿轨耦合控制器。以在轨加注任务最终逼近段为背景,针对目标航天器失控旋转的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θ-D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对相对轨道和姿态的同步控制,简化对控制器的求解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97.
“做中教”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教学观的主要内涵,论述高职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在“做中教”,努力达到“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298.
根据空天一体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结构特点,建立了关于C4I系统的结构模型和指挥控制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对未来空天作战的影响。在建立的网络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编队攻击网络机构模型。运用梅特卡夫定律和组合数学相结合建立评估编队能力指数的评价标准。该算法与实际作战相结合,能较好地量化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299.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11):140-153
The optimal yawing angle of sun-tracking solar aircraft is tightly related to the solar azimuth angle, which results in a large arc flight path to dynamically track the sun position. However, the limited detection range of payload usually requires solar aircraft to loiter over areas of interest for persistent surveillance missions. The large arc sun-tracking flight may cause the target area on the ground to be outside the maximum coverage area of payload. The present study therefore develops an optimal flight control approach for planning the flight path of sun-tracking solar aircraft within a mission region.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sun-tracking solar aircraft to maintain the optimal yawing angle most of the time during daylight flight, except when the aircraft reverses its direction by turning flight. For a circular region with a mission radius of 50 km, the optimal flight trajectory and controls of an example Λ-shaped sun-tracking solar aircraft are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flight path of the sun-tracking aircraft under the given circular region while maximizing the battery input power.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varying the mission radius on energy performance are explored numericall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both net energy and energy balance remain nearly constant as the radius constraint varies, which enables the solar aircraft to achieve perpetual flight at almost the same latitude as the large arc flight. The method and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ersistent operation of sun-tracking solar aircraft within specific mission areas.  相似文献   
300.
谭风光  王可  于潇栋  王云  李清安  范玮 《航空学报》2021,42(3):124189-124189
以无阀模式运行时,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可达到更高的运行频率,但容易出现连续燃烧、点火不成功以及运行频率与点火频率不一致等运行不稳定问题。为探索供给条件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乙烯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氧化剂中氧气体积分数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40%和66%的氧化剂时,当量比范围分别为1.2~1.7和0.8~2.3时才能产生稳定的爆震波;采用氧气体积分数66%的氧化剂时,可获得稳定爆震波的当量比范围较宽;稳定产生爆震波时,爆震管封闭端附近的压力振荡会向供给通道的上游传播,造成通道内介质的流动振荡,振荡频率与运行频率呈倍数关系;爆震波不稳定产生条件下,供给通道内的流动振荡表现为无规律的低频振荡,该振荡加剧了无阀无隔离模式运行的不稳定,故有必要在供给通道内加装压力反传抑制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