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372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非均匀来流下等压力梯度曲面压缩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瑾  金峰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13,34(12):1593-1600
根据激波和膨胀波理论,设计了Ma=5.3等压力梯度曲面压缩系统。在Ma=3.85和Ma=5.3的小高超风洞完成均匀来流试验,并利用风洞壁面自然发展的附面层进行非均匀来流等压力梯度曲面压缩系统性能试验。试验发现:均匀来流下,试验模型壁面压力均按照等压力梯度规律分布,但来流马赫数Ma=5.3时出口流场均匀性较差;非均匀来流下,大量的附面层吸入不仅影响壁面压力不再呈等压力梯度分布,而且对出口流场均匀性影响也极大。   相似文献   
72.
跨超声速风洞大开角段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超声速风洞大开角段设计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大开角段的安全性能与改进稳定段入口气流质量有着重大意义.由于影响大开角段性能的参数较多,完全通过试验方法进行设计的成本过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适当的边界条件,对不同参数的大开角段进行了模拟,从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到,孔板开孔率和扩开角对大开角段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参数匹配.这表明本文所用的方法用于大开角段气动设计是可行的,这为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风洞部段气动设计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3.
斜流压气机扩压器设计和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众  刘振侠  黄键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4):36-39,44
以匹配某高增压比斜流叶轮为目标,设计了Z15、Z16和Z17三个扩压器方案,然后以斜流级(斜流叶轮+扩压器)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三维粘性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方案扩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内部流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匹配斜流叶轮的目标,三种方案的整级最大绝热效率均超过82%,最大总压比超过5.6,大多数工况点的静压恢复系数大于0.6,总压恢复系数大于0.92。其中.Z16方案气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4.
二元亚燃冲压发动机高空模拟扩压器气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某型二元亚燃冲压发动机连管试验对高空舱内环境压力的要求,考虑高空台现有的抽气能力,充分利用冲压发动机排出燃气的能量,以提高模拟高度、节约能源、扩大高空台工作范围为目的,使用商业数值计算软件设计了一种高空模拟扩压器,并确定了最优的扩压器结构形式、结构参数和引射间距。  相似文献   
75.
刘君 《推进技术》2003,24(4):296-299
用流动项与化学反应生成源项解耦处理的化学非平衡流动计算方法,从薄层近似三维N-S方程出发,采用ENO差分格式数值模拟了超声速冲压加速器简化模型中,高速甲烷气流从后体多个喷口射入高超声速空气流形成流场,研究了高温异质气体效应和19组分65反应模型的非平衡效应对冲压加速器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计算表明新型解耦方法适合反应机理复杂的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内部流动模拟,为开发应用软件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6.
超音速混合及燃烧的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欲立  刘陵  刘敬华 《推进技术》1994,15(5):23-27,86
超音速气流中燃料与空气混合直接关系到燃烧效率,强化超音速混合及燃烧已成为各国专家正在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了已有的强化技术,为开展强化超音速混合及燃烧技术的研究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77.
弯曲激波压缩型面的设计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瑾  张堃元  金志光 《推进技术》2008,29(4):438-442
分别采用等压缩角和递增压缩角的小折线构成压缩型面。研究了二维均匀超声来流流过压缩面时的波后超声流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形成弯曲激波且波后气流沿流向的壁面静压近似为等压力梯度,其等压力梯度程度取决于各小折线压缩角的配置。采用该方法生成的曲面压缩型面进气道附面层稳定性好,优于常规的平面压缩进气道。与二维常规平面压缩进气道相比,设计工况下,性能相当;非设计工况下,性能优于二维常规平面压缩进气道。  相似文献   
78.
房田文  丁猛  刘卫东  周进 《推进技术》2008,29(3):312-317
为了解凹腔火焰稳定器的工作过程,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手段,对超声速条件下凹腔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了气/液喷流与超声速凹腔流动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无喷流时超声速凹腔流场具有五个典型的特征;引入喷流会引入新的流场特征,同时流场结构会发生机理性的变化;气/液喷流对凹腔整体流动特征的影响是一致的;有气体喷流时,不同压降下凹腔流场结构是类似的;而对液体喷流而言,提高喷注压降会增加雾化距离、射流穿透度、喷流厚度,提高来流速度则会使其减小。  相似文献   
79.
超临界机组末级叶片典型截面的叶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临界机组末级长叶片的设计特点,采用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提出对长叶片典型截面叶型进行分区优化设计思想,并对原型与改型进行了多工况点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将叶型吸力侧后半段由直线型改为内凹型,能够显著降低超声速叶型在超声速工况范围内的叶型损失。对叶型前缘以及压力侧的局部优化设计能够改善超声速叶型在临界马赫数工况下的气动性能。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样本空间,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80.
A coupled supersonic inlet-fan Navier–Stokes simul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using COMSOL-CFD code. The flow turning, pressure rise and loss effects across blade rows of the fan and the inlet-fan interac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as source terms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ithout a blade geometry by a body force model. In this model, viscous effects in blade passages can also be calculated directly, which include the exchange of momentum between fluids and detailed viscous flow close to walls. NASA Rotor 37 compressor test rig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ability of the body force model to estimate the real performance of blade rows. Calculated pressure ratio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pressure, total temperature, and swirl angle in the span direction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body force model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the flow field of the turbomachinery. Then, coupled axisymmetric mixed 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fan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Mach number 2.8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nalysis includes couple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d effects of the fan on the inle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upled simulation method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behavior of the supersonic inlet-fa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