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航空   825篇
航天技术   228篇
综合类   110篇
航天   2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91.
为满足卫星在上升段持续时间长、外热流复杂、能源紧张等不利因素下的温度控制要求,需采取相应控温策略并进行预示。针对采用上面级"一箭双星"直接发射入轨的北斗三号中轨道导航卫星,进行了上升段期间的热分析并阐述了地面段和上升段的控温策略,通过仿真分析预示双星在上升段的温度变化,结合飞行数据,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控温策略的有效性,并获得星上各区域设备上升段的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发射前整流罩内的初始温度以及采用延时指令开启相应区域固定功率加热器,上升段期间未开机设备均能保持缓慢的温度下降速率,所有星上设备温度均在要求的范围内。采取的控制策略对其他需保持较长时间低温储存状态的高轨航天器,以及深空探测器温控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92.
圆弧预测变系数显式拦截中制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聪  闫晓东  唐硕 《航空学报》2019,40(10):323122-323122
为了满足临近空间机动目标拦截中制导预测和多约束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圆弧预测的变系数显式拦截中制导方法。首先针对临近空间目标滑翔段飞行特性,提出了基于圆弧的几何目标预测方法,将目标机动轨迹近似为圆弧,通过多个间隔时刻的目标位置确定圆弧参数,依据圆弧预测轨迹估计剩余飞行时间,并以当前速度递推预测拦截点状态,进而推导了三维角约束显式制导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性能指标中构建动压权重函数,以飞行动压近似可用过载变化,设计了变系数显式制导律,实现了制导增益的自适应更新,从而可以使得需用过载在飞行全程中合理分配,满足可用过载约束。最后结合圆弧预测和变系数显式制导,实现了对机动目标的预测拦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目标预测精度,而且可以满足终端交会角以及可用过载约束。  相似文献   
793.
7050凹槽铝板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分布与疲劳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磊  马玉娥  杜永  刘磊  郭超  李钢 《航空学报》2019,40(12):423096-423096
激光冲击强化(LSP)是改善结构疲劳性能的重要手段,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很难模拟复杂结构的多点冲击强化过程。本文利用一种连续动态冲击方法对7050凹槽铝板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数值模拟,得到了冲击后稳定的残余应力场,并与试验测量的残余应力相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与较高效率。运用4种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应变模型,最大正应变模型、最大剪应变模型、BM模型和SWT模型分别对未强化件和强化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完成了激光冲击强化件和未强化件的疲劳试验,得到其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寿命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未强化件进行平均应力修正后,前3种模型误差分别为31.2%、22.6%和40.7%,而SWT模型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对强化件进行最大正应力修正后,前3种模型误差分别为1.84%、24.0%和46.4%,而SWT模型的计算结果过于危险。  相似文献   
794.
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对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EGT)进行预测。由于GRNN的预测性能受宽度系数的影响,因此采用改进的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IFOA-GRNN),并用优化后的GRNN对航空发动机的EGT进行预测。以某发动机为案例,选取相关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EGT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出变量。在相同的样本分配下,将FOA-GRNN(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optimize GRNN)、GRNN、自回归预测模型和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作为对比算法。分析结果表明:IFOA-GRNN的收敛精度高于FOA-GRNN;IFOA-GRNN对EGT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7%、拟合优度为0.8506,其预测效果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同时,IFOA-GRNN对噪声的敏感性也低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795.
The conceptu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tilt-rotor Micro Air Vehicle(MAV) for a well-defined mission are perform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design cycle is to decrease the design time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create a functional tilt-rotor drone. A flight mission is firstly defined for a tiltrotor MAV performing hovering and cruise flight scenarios. Secondly, a complex wing shape is chosen and model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inal shape. The initial shape is scaled in order to acquire an arbitrary wingspan of one meter. For the specific area and wingspan, the aspect ratio of the designed wing shape is found to be equal to 2.32. Thirdly, a constraint analysis of the MAV is performed by using an energy balance analysis for six different flight scenarios. This analysis yields the required power loading and wing loading. Fourthly, the weight of the vehicle is estimated using both statis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After estimating the total weight and the wing loading of the MAV,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is determined, yielding a final wingspan of 0.76 m. Subsequently, considering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designed MAV, the needed lift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Fifthly, using the lift coefficient in conjunction with XLFR5, a batch of airfoils is selected and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the wing with each airfoil. This analysis ultimately leads to the optimum airfoil being selected. Finally, design of the fuselage and tail, internal components selection, and servo-mechanisms design are carried out prior to a stability analysis. All these proposed steps are needed to design efficient and functional tilt-rotor MAVs.  相似文献   
796.
通过实验观察2024-T351铝合金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焊缝附近区域的焊缝横截面形貌及金相组织。观察表明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前进侧与后退侧存在形状不对称的钩状缺陷。将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在MTS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恒幅疲劳加载,得到名义应力幅S-N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搭接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利用SWT疲劳损伤公式和应力集中区域循环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结果数据,预测搭接接头疲劳寿命,并将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低周疲劳寿命范围内,采用SWT疲劳损伤公式对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误差均在2个因子内,但对高周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分析表明,搭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程度比有效厚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97.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微小型车铣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军民制造领域。为获得微小型正交车铣加工参数引起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正交车铣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水平五因素正交实验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重点研究了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数值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刀具下正交车铣加工轴类零件,其工件尺寸、车削主轴转速、工件进给量、铣削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依次从大到小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质量,可指导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798.
大型火箭舱段间的复合材料端框连接主要由径向螺栓连接和轴向螺栓连接组成,设计了不同铺层和几何尺寸的连接试验件,并通过试验获得了失效载荷和失效形式。然后,选择了3种渐进损伤方法进行了连接结构的失效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细观力学的复合材料渐进损伤方法,15组径向连接试验件失效载荷计算误差最大为17.3%;4组轴向连接失效载荷计算误差最大7.4%;预测的失效形式与试验结果接近,为连接结构确定了合适的失效预测方法。采用数值分析结果揭示了复合材料单向层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复合材料端框连接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失效预测方法及详细的失效模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99.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极大地取决于电场电压输出,其控制关键在于电场发生闪络故障后的电压恢复策略。经典闪络故障恢复方法,如三线法、二线法,大多通过设定较长的低电压运行区间或设定输出电压上限实现电压输出控制,前者平均电压输出过低,而后者对电场特性的变换适应能力不足。为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数据预测的方法,通过对临近故障电压的分析,推测出当前电场可能的闪络故障电压,并以此为基础,对二线法进行改进。4组不同工况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不仅保留了三线法的环境自动适应能力,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平均电压输出,其优越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00.
考虑自由转捩的定常/非定常流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求解,对于翼型流动细节的精确模拟和气动力的精确预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动模态分解(DMD)方法进行流动稳定性分析,再结合e N方法,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翼型绕流的转捩预测新方法,称为DMD/e N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DMD方法不需要求解附面层方程和线性稳定性方程,也没有引入平行流假设,具有更好的理论适用性和算法鲁棒性。开展了NLF0416、S809和SD7003等翼型的转捩预测数值验证研究,通过与实验结果以及与传统的基于线性稳定性分析的e N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所发展的转捩预测新方法在预测翼型的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转捩方面的正确性,也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解决含层流分离泡的翼型绕流转捩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