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328篇
航天技术   89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便于信息交换、数据对比以及不安全事件的研究、分析和防范,亟待明确跑道侵入的外延与内涵。目前国际民航组织关于“跑道侵入”概念中存在一个“地面保护区”的术语,业内人士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在综合考虑升降带、端安全区、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区、无障碍区域、障碍物评价面等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对地面保护区的划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结论支持并丰富了国际民航组织有关跑道侵入的定义。  相似文献   
52.
空间机器人捕获漂浮目标的抓取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承  赵阳  田浩 《航空学报》2010,31(3):632-637
提出了动态抓取域用于空间机器人捕获漂浮目标的抓取控制。空间机器人捕获漂浮目标时,由于机械臂与基体的动力学耦合、抓取时的碰撞激振等非线性特性使得抓取控制变得复杂而重要。首先建立了空间机器人及漂浮目标的动力学模型,而后引入了末端装置抓取目标时的碰撞模型,并提出了"动态抓取域"用于机械臂抓取目标时的控制,同时应用关节主动阻尼控制,以减小抓取碰撞激振对空间机器人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抓取时间下,加速抓取明显优于匀速抓取,碰撞力振幅减小至匀速抓取时的20%,对空间机器人的激振冲击明显消除,仅在抓取结束前有小幅激振。这对空间机器人的抓取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卫星对逆轨来袭动能拦截器的末段防御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首先建立了拦截器攻击区的概念,分析了攻击区的特性,具体推导了攻击区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机动对拦截器攻击区的影响,提出了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最后,对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和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拦截器推进剂充足和滚动角稳定值已知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比较准确;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有效可行。所提出的规避策略对处于攻击区内不可逃逸圆外的卫星,可以保证其以最短的机动时间成功规避拦截器的攻击,对处于不可逃逸圆内的卫星,也可以保证其具有最大的成功规避概率。  相似文献   
54.
针对大带宽高分辨力SAR的幅相误差特性,提出了基于通道幅相误差补偿的偏移相位中心多通道SAR频谱重构算法。该算法利用雷达内定标数据估计通道内和通道间的系统幅相误差并补偿回波数据,然后通过频谱重构滤波器抑制模糊多普勒频率信号,获得无模糊的多普勒信号。仿真和实测数据的成像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高分辨力多通道SAR的模糊多普勒分量,获得满意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5.
反潜巡逻机使用浮标声呐对潜警戒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母综合作战区反潜巡逻机使用浮标声呐对潜警戒能力问题,在分析航母综合作战区反潜巡逻机对潜警戒目的与战术行动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航母综合作战区反潜巡逻机使用浮标声呐对潜警戒能力计算模型,并结合某型反潜巡逻机和典型作战对象的战技性能,对航母综合作战区反潜巡逻机使用浮标声呐的对潜警戒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6.
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为对象,对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实施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起落架的疲劳危险区域,并为优化零件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舰载机智能复飞决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进复飞技术,针对复飞环境,提出了一种在原军用推力操纵的基础上,加入具有保持迎角恒定的升降舵模糊控制的复飞系统,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低动压状态下飞机的机动能力。给出了复飞决策准则,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复飞决策系统,并对具有该复飞决策系统的舰载机自动着舰导引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复飞决策系统明显地缩小了复飞边界区,大大提高了着舰和复飞的安全性,可实现自动复飞,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58.
评估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是开展受损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合介绍了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定义、技术上的可修复性及可修复性评估的工艺流程等。重点论述了不同因素对可修复性评估的影响,并指出:热端部件的可修复性评估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针对部件结构和使用特点,综合分析部件缺陷位置载荷要求、焊接修复区组织性能和结构可达性、工艺匹配性等特殊制约因素对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受损热端部件可修复性的合理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59.
在程序管制模拟练习中,存在着塔台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和区域管制服务互不衔接,不能系统地模拟整个管制过程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程序管制一体化模拟练习和程序和管制一体化模拟机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0.
简要介绍了 A T M 局域网仿真的主要原理,以 I B M 8260 A T M 交换机为例,具体分析了 A T M 局域网仿真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