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篇 |
免费 | 237篇 |
国内免费 | 29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90篇 |
航天技术 | 213篇 |
综合类 | 151篇 |
航天 | 2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为解决涡轮静叶尾缘烧蚀问题并提升气动效率,采用气热耦合优化的方法对该叶片进行优化,优化分为对叶型优化以及对弯叶片优化两部分。优化结果显示,对叶型进行优化时由于叶型变化以及冷气流量增加2.68%导致叶片平均温度降低4.15%,最高温度下降61.7K,气动效率提升0.17%;对弯叶片进行优化时,顶部正弯效果明显,冷气流量增加0.11%,叶片平均温度下降2.4%,最高温度下降10.6K,气动效率提升0.16%。通过分析,对于该径高比较小的叶片,无论是叶型变化还是弯叶片变化,低能流体由端区进入主流导致的端区损失降低和激波损失的降低是导致气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冷气流量加大以及端区二次流减弱是造成叶片温度场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封装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却越来越大,这就使电子设备的温度日益增高,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又与温度密切相关,良好的散热是电子设备应用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通用的矩形翅片式散热器来对比带集中热源和带平均热源的散热器的温度差异,提出以嵌入热管的方法来解决带集中热源散热器的散热难题,并运用IcEPEK软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6.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制备ZrC粉末及合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氯氧化锆、丙醇、丙三醇和乙酰丙酮等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锆的有机先驱体溶液,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在1 500℃制备了ZrC粉末。运用FTIR对锆的先驱体溶液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用XRD和EDS分析了粉末的形成机理,用SEM观察了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有机锆的先驱体溶液具有螯和的链状或网状结构;先驱体溶液干燥后的粉末呈蜂窝状结构,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获得面心立方的ZrC粉末。经过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C还原锆的氧化物开始生成ZrC的最低温度为1594℃,实验温度低于理论温度,在1500℃时获得面心立方的ZrC材料。 相似文献
117.
高效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某飞行器舱内大功率设备控温需求,提出了相变蓄热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平板式肋片强化相变蓄热装置物理模型,根据大功率伺服舵机控制器热耗及工作模式等参数条件,采用十八烷为相变吸热材料,设计了一台高效平板式肋片相变蓄热装置,并通过地面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装置的控温性能、稳定性及等温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肋片式高效相变蓄热装置,在120 W热源功率下,可以将设备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过3000 s;榫槽形式的封装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相变蓄热装置在多次相变循环后无泄漏;在3000 s测试时间内相变装置内部最大温差为3℃,具有很好的等温性。 相似文献
118.
为获得某弹载天线热管PCM复合热控装置的相控阵天线的温控性能,建立了其整机数学模型,并基于DSC测试数据,采用有效热容法对材料的相变过程进行模拟。根据T/R组件安装面的最高温度和储热器内相变材料的相变完成情况,研究了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和翅片数对整机热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较高导热系数的相变材料与较多的铜翅片数量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热控性能,且两参数效益可以互补。最后根据研究获得的综合优选参数,制作了试验样机,验证了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欧拉壁面液膜(EWF)模型的热气防冰腔性能仿真计算的新方法。通过FLUENT软件用户自定义标量(UDS)框架求解水滴控制方程获取三维表面水滴撞击特性。通过对各微元的水收集率、水膜蒸发率等进行质量平衡分析得到了通过该微元的质量流量,并以此作为EWF模型质量流量边界条件进行空气驱动下三维水膜厚度分布的计算,进而建立了防冰表面水膜流动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三维防冰表面的耦合换热模型,通过引入亚松弛因子实现了内外流场、水膜流动及蒙皮导热的松散耦合求解。通过对某发动机短舱模型三维算例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合理可信的,可以用于三维防冰腔性能的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