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500篇
航天技术   913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9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31.
采用增量式光电轴角编码器为位移测量传感器,采用微机处理输出信号,从而使系统智能化,且具有误差补偿功能。通过光电转换,将位移量转换成电脉冲信号。提出了高低速计数方法。获得了高精度绝对零位。为减少振动对系统的干扰,设计了抗振电路。  相似文献   
932.
概述了航天器测控、卫星通信和广播、航天遥感及定位技术的观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33.
探讨了交会对接过程自动寻的阶段的智能控制策略及绕飞和最后逼近阶段的模糊控制问题,并针对实际条件给出了仿真结果,证明介绍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4.
航天器对接接触过程撞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对接接触撞击过程动力学特性是载人航天空间对接机构研究设计的基础.本文针对先进而复杂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运用矢量力学方法和粘弹性理论,建立了航天器空间对接接触撞击过程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接触撞击载荷显示表达式,并结合工程问题算例进行了初步打靶计算和统计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935.
空间站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十六年来国际上空间站活动及其发展概况;并就国外的空间站、运载系统的主要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分析;对目前国外的空间站的几种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6.
航天器表面充电研究表明充电状态与空间电环境和航天器自身情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空间电环境是导致航天器表面充电的直接客观原因,它受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强烈影响。研究空间电环境状态是认识航天器表面充电原因的基础。本文对已提出的许多空间电环境模型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37.
本研究模拟航天飞行中可能出现的低压缺氧、氧分压降低、吸纯氧和体力负荷几种应急条件,记录了16名男性青年的R-R间期,计算了谱质量并作频谱图。R-R间期的频谱分析可反映心脏节律的特点,而心律的变化与机体各系统机能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它的研究对判断航天员飞行时机能状态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8.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及单片微机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当众多测试点分布在相距较远的不同房间、不同地区且被测参数的数据处理复杂时,欲同时进行多点的实时测量,上述两种系统的应用就受到限制。本文作者研制的分布式自动化测量系统以一台 IBM—PC 计算机为控制站,可对各测试站进行程控并能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控制站和测试站间可相互通信、信息共存、资源共享,亦可独立工作。本文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与要点。  相似文献   
939.
基于对石墨烯的结构、性能进行介绍,综述了目前石墨烯在抗原子氧剥蚀、太阳能电池以及空间润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今后可能在热电材料、气体传感器、宇航服、空间站水处理、蓄电设备、热控材料等空间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0.
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技术和构件技术在软件复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搭建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在增强软件的可复用性方面具有优越之处,并且介绍了两种Web服务的复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