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405篇
航天技术   1066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2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建立太阳翼驱动机构(SADA)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方程,并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SADA驱动太阳翼耦合系统的振动方程;设计模拟柔性负载,对SADA驱动该柔性负载的扰振力矩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SADA驱动柔性负载运行过程中所产生扰振力矩主要由两个原因引起:1)电流噪声引起的力矩波动;2)控制参数选取不当引起的转角波动。  相似文献   
52.
软件无线电的可重构流处理器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德远  田杭沛  朱怡安 《航空学报》2008,29(6):1612-1618
 针对软件无线电中存在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计算能力不足以及专用基带处理器缺乏扩展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器:面向软件无线电的可重构流处理器及相应的专用指令集。仿真证明,该处理器的可重构设计具备指令集扩展能力,可以对多种无线通信标准甚至是新的通信标准提供支持;面向软件无线电的流体系结构和专用指令集保证了对多种高速无线基带信号的实时处理,运算能力是通用DSP的5~13倍。该处理器为软件无线电中的硬件设计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3.
针对R0110燃气轮机低排放试验内容的要求,提出了对试验平台的测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平台测试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结构和功能的实现,其中通过利用混合总线方式将原测试系统与新测试系统相结合,扩展了试验器的测试能力.根据试验中多路燃料供给规律的要求,提出燃料供给手动、自动2种控制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控制上的智能性.在自动控制程序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燃料供应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保障了试验的顺利完成,而且提高了该试验器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体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54.
三旋流器加装外套环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带有两种不同头部结构(基准型为方案1,头部加装外套环为方案2)的三旋流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研究,对有两种头部结构的燃烧室进行了流场和燃烧场的数值模拟,在相同的进口试验条件下,用燃气分析法和15点测温耙分别测量了两种头部的燃烧效率、出口冒烟数和出口温度场.结果表明:三旋流器的燃烧效率超过了99.7%,加装外套环后其流场、温度场分布均较基准型有所改善,回流区更加饱满,油气混合和燃油雾化效果增强,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和出口冒烟数分别降低了36%和25%.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煤基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通过改造的单管燃烧室评估了煤基喷气燃料和石油基RP-3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煤基喷气燃料具有更加优异的贫油点火和贫油熄火性能,两种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随燃油流量和燃烧室出口温度的改变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相同质量流量下,煤基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性能要低于RP-3,在相同燃烧室出口温度时,煤基喷气燃料燃烧时的壁温要低于RP-3.   相似文献   
56.
为更好地开展深空无线电干涉测量试验,基于DiFX(Distributed FX,分布式FX型相关处理)、SPICE(Spacecraft Planet Instrument Camera-matrix Events,航天器行星仪器照相机矩阵事件)、HOPS(Haystack Observatory Postprocessing System,Haystack克天文台后处理系统)及AIPS(Astronomic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天文图像处理系统)等开源软件,搭建了一套可用于深空探测器信号相关处理的无线电干涉测量数据处理系统。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及组成,然后介绍了系统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最后利用该系统对嫦娥三号着陆器开展了观测试验,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成功实现深空航天器信号的相关处理、条纹拟合,以及时延解算等功能,有望为我国嫦娥五号任务及火星探测任务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7.
Observations of galactic cosmic rays (GCRs) from the two Voyager spacecraft inside the heliosheath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uggesting that in addition to a possible global asymmetry in the north–south dimensions (meridional plane) of the heliosphere,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different modulation (turbulence) conditions could exist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of the heliosphere. We focus on illustrating the effects on GCR Carbon of asymmetrical modulation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a heliosheath thickness that has a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n heliolatitude. To reflect different modulation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heliospheric hemispheres in our numerical model, the enhancement of both polar and radial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off the ecliptic plane is assumed to differ from heliographic pole to pole. The computed radial GCR intensities at polar angles of 55° (approximating the Voyager 1 direction) and 125° (approximating the Voyager 2 direction) are compared at different energies and for both particle drift cycles. This is done in the context of illustrating how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enhancement of both polar and radial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contribute to causing differences in radial intensities during solar minimum and moderate maximum conditions. We find that in the A > 0 cycle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55° and 125° change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for the assumed asymmetrical modulation condition as reflected by polar diffusion, while in the A < 0 cycle, minut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are obtained. However, when both polar and radial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have significant latitude dependences, major differences in radial intensities between the two polar angles are obtained in both polarity cycles. Further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dial intensity gradients obtained in the heliosheath at lower energies may suggest that the solar wind turbulence at and beyond the solar wind termination shock must have a larger latitudinal dependence.  相似文献   
58.
太阳大气的诸多观测事件(如耀斑、喷流等)均被归因于磁重联产生的能量转换. 近年来, 关于太阳风起源, 有研究提出了磁重联使闭合磁圈开放为太阳风供应物质的新模式. 在该模式中, 闭合磁圈被光球超米粒组织对流携带, 向超米粒边界运动, 与位于边界的开放磁场相碰撞进而发生磁重联. 该模式中磁重联的驱动及其效应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是研究太阳大气磁重联物理过程的重要途径.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MHD数值模型, 结合太阳大气温度和密度的分层分布, 在超米粒组织尺度上模拟了水平流动驱动的闭合磁圈与开放磁场的重联过程.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定量分析, 认为磁重联确实能够将闭合磁圈的物质释放, 进而供应给新的开放磁结构并产生向上流动. 该结果为进一步模拟研究太阳风初始外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对“嫦娥二号”(CE-2)卫星进入环绕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李萨如轨道后卫星喷气卸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光压力矩辅助卫星太阳电池翼角度调整进行角动量管理的方法.在轨试验表明,太阳光压强度足够对飞行在L2点环绕轨道上的CE-2卫星进行角动量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动量轮在轨喷气卸载的次数,有利于CE-2卫星的轨道维持.  相似文献   
60.
依据实际观测的中等磁暴数据,统计分析了中等磁暴的太阳周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太阳活动周内,每年中等磁暴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多个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均出现在太阳活动周的下降段,即中等磁暴的峰值比太阳黑子数平滑年均值的峰值要滞后,滞后的时间为2~3年.超过70%的中等磁暴出现在太阳活动周的下降段,这表明绝大多数中等磁暴出现在太阳活动周的下降段.通过对中等磁暴平滑月均值与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相位差的计算分析发现,中等磁暴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太阳黑子数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滞后,不同太阳活动周中等磁暴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黑子数峰值时间滞后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