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篇 |
航天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2篇 |
航天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简述了500MHz四通道数字存示波器HPE1426A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在LabWindows/CVI编程环境下,满足VXI即插即用规范的仪器驱动器和软面板的设计步骤,方法与编程技术。 相似文献
52.
为提高分析月球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瞬态动力学的着陆器有效载荷软着陆冲击响应分析方法.根据着陆器全机结构柔性和月壤柔性对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的影响,参照某型着陆器,于MSC.PATRAN环境中建立着陆器全机柔性体模型及月壤柔性体模型,运用瞬态动力学仿真软件MSC.DYTRAN对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分析着陆器软着陆有效载荷的着陆冲击响应是准确有效的,能够比较逼真地模拟月球着陆器实际着陆工况. 相似文献
53.
着陆小行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由于目标小行星的各种物理参数和运动信息不能精确获取而导致着陆小行星的动力学方程中存在不确定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控制方案。在考虑安全软着陆约束条件下规划了标称着陆轨迹;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制导控制律,实现对理想标称轨迹的鲁棒跟踪,从而保证成功着陆小行星;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A novel soft robotic arm(SRA) composed of two soft extensible arms(SEAs) and a soft bendable joint(SBJ) for space capture system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diamond origami pattern was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the SEAs, and large deformations of the SEAs in positive pressure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kinematic model of the SRA using the Denavit–Hartenberg metho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constant curvatures was proposed. A closed-loop model-free control syst... 相似文献
55.
一种星载计算机数据流软故障纠正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空环境中,由于宇宙射线的存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单元经常发生各种瞬态故障。此类故障通常都使用硬件或从系统角度加以解决,但其成本高重量大。针对此种故障类型提出了一种软件实现的数据流故障纠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程序中变量进行简单编码和解码操作后,可对发生在程序数据空间内的单“位”错误进行检测并进而纠正。故障注入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程序数据段错误,该算法可把错误输出从原始程序的27%~49%降低到0.01%~0.02%,同时故障纠正率接近100%;对于程序堆栈段错误,该算法可把错误输出从原始程序的10%~70%降低到1%~3%,故障纠正率也在73%以上。与其它软件实现的软故障检测或纠正算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运算量小,具有较高的错误探测与纠正能力。 相似文献
56.
降落伞缩距软着陆技术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落伞缩距软着陆技术是过去十多年中,美国在研的一种先进的缓冲减速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货物即将触地之前强力收缩货物吊带,产生较高拉力,使货物(回收物,空投物)和降落伞间距缩短,随之使货物减速,实现软着陆。经过近十多年研究,出现了几种典型的缩距器设计,包括活塞-滑轮缩距器,马达-绞盘缩距器,以及气动肌缩距器。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空投应用方面,空投质量从验证概念时的几十千克,逐步发展到9100kg,并实现了快速装卸。作为气动减速的一种先进技术,降落伞缩距软着陆技术对于航天器回收与着陆系统的研究有着借鉴和参考价值,并具有潜在的应用可能。文章对降落伞缩距软着陆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以及几种典型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7.
E.M. Rodgers S.M. Bailey H.P. Warren T.N. Woods F.G. Eparvier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0
A differential emission measure technique is used to determine flare spectra using solar observations from the soft X-ray instruments aboard the Thermosphere Ionosphere Mesosphere Energetics Dynamics and Solar Radiation and Climate Experiment satellites.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solar flare soft X-ray energy input on the nitric oxide (NO) density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The retrieved spectrum of the 28 October 2003 X18 flare is input to a photochemical thermospheric NO model to calculate the predicted flare NO enhancements. Model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Student Nitric Oxide Explorer Ultraviolet Spectrometer observations of this flare. We present results of this comparison and show that the model and data are in agreement. In addition, the NO density enhancements due to several flares are studied. We present results that show large solar flares can deposit the same amount of 0.1–2 and 0.1–7 nm energy to the thermosphere during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s the Sun normally deposits in one day. The NO column density nearly doubles when the daily integrated energy above 5 J m−2 is doubled. 相似文献
58.
根据软着陆轨道的特征和优化算法的特点,对探月器软着陆轨道状态方程进行合理的转化处理,使其更适合优化数值解法求解。在此基础上,使用伪光谱方法将软着陆轨道优化问题转为一个约束参数优化问题,然后采用乘子法处理约束条件,采用变尺度法求解处理后的参数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对初始控制量不敏感、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9.
60.
软着陆小行星的自主导航与制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讨论了软着陆小行星的自主导航与制导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使用星上光学相机和激光雷达的自主导航方法,测量探测器相对着陆点的距离与速度;接着提出了一种自主软着陆的制导方案,为了保证垂直软着陆,事先规划了满足约束的理想下降高度与速度轨迹,并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跟踪理想轨迹,实现在小行星表面垂直软着陆。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提出的自主光学导航与制导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