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479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2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基于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控制的系统重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骏  陈欣  杨浩 《航天控制》2006,24(2):9-13
针对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抗扰动方法,其核心是运用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去抑制非线性形式且动态特征未知的扰动。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误差的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算法,可以保证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局部损坏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控制结合,从而降低扰动对故障检测和系统重构的影响,进而有效的降低故障误报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一个具体航空系统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2.
现代雷达的特点及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测试在现代雷达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新体制雷达的发展和完善,新一代雷达测试系统将具备综合化、模块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现代雷达系统对新一代雷达测试系统的要求,分别从MC^3一体化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对新一代雷达测试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13.
航空发动机LQR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在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控制中存在的存储量需求太大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方法。根据某型发动机飞行包线内给定工作点的线性化模型,分别设计控制器,并将分别设计的控制器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的方法进行综合,使之成为一个非线性的控制器,由此可以得出其它工作点的LQR设计结果。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LQR控制的缺陷,仿真实例表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4.
以包含复杂转子系统及支承结构系统的发动机总体模型为研究对象, 进行动态特性及动响应分析。为合理解决计算的准确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模态阻抗综合分析法, 将整体系统动力学问题化为低阶运动方程求解。应用按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对某型航发进行了整体动应力计算, 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715.
卫星用粒子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卫星用电子和质子探测系统,电子和质子能量范围各为0.5~4MeV 和5~60MeV。系统具有质量轻、功耗低及可靠性高特点。  相似文献   
716.
针对现代卫星指令控制技术要求,在信息反馈校验指令控制方式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执行应允式卫星指令控制新体制,介绍了体制的系统模型、校验监督能力、概率分析方法和系统性能特点;提供了本体制应用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设计计算、系统性能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17.
As a key component of electro-optical systems, a Two-axis Scan mirror AssemblY(TSAY) is usually used for Line-of-Sight(LOS) precision pointing, tracking, scanning, and stabiliz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a TSAY to have a large angular range, high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mall mirror surface distortion. Furthermore, vibration from carriers of electro-optical systems, such as spacecraft and airplanes, is inevitable, so it is critical to guarantee the control accuracy of a TSAY under vibration. In this paper, a TSAY prototype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o increase the control bandwidth,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applied to the TSAY's elliptical mirror to reduce the moment of inertia, meanwhile keeping surface flatness. A flexible hinge is adopted to achieve a large angular range. To suppress the angular perturbation caused by the base linear vibration, an adaptive feedforward loop with base-integrate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 accelerators is constructed to enhance the TSAY's feedback loop.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SAY prototype's two-axis mechanical angular ranges are more than ±3.2°, the mirror surface flatness Root Mean Square(RMS) value is better than 0.04 k, and the closed-loop bandwidth is beyond 330 Hz. These are suitable for most applications. Besides, the angular perturbation caused by the base vibration can be suppressed more than 37.7%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adaptive feedforward loop.  相似文献   
718.
在当前试飞模式下,立足于某型客机机组告警系统(Crew Alerting System,简称CAS)信息复杂、重构平台单一等不足,设计了一套CAS信息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简称WPF)框架,采用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显示层组合的典型三层架构,以遥测脉冲编码调试(Pulse Co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PCM)数据为输入,结合DataBinding数据驱动模型和XAML等技术实现了CAS信息的实时解析、传输、分发及显示。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间的耦合性,提高了实时性能和系统的可维护性。通过滑行、首飞等试验的充分验证,系统实现了该型客机CAS信息的100%地面复现,为后续民机试飞测试、监控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19.
织女-3探空火箭飞行试验与地面试验的主发动机喉径不同。提出了用辨识仿真方法提供弹道计算所需的推力数据。利用唯一的一发有效地面实验数据,以系统辨识法确定发动机工作时推进剂的基础燃速、沿金属丝燃速、综合因子和喉径的变化规律;再确定喷管效率;最后用内弹道计算和性能计算方法确定飞行发动机的地面推力数据。飞行试验表明,计算弹道与飞行试验弹道相吻合。  相似文献   
720.
田福礼 《飞行力学》1993,11(3):50-60
提出了一套识别飞机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对于短时激励信号,可同时采取时域法和频域法;对长时激励信号仅采取频域法。方法验证采用了变稳飞机电传系统试飞数据和专门的仿真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解决电传飞机系统识别和评定中的许多问题,并为更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