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6篇 |
航天技术 | 144篇 |
综合类 | 23篇 |
航天 | 2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单星观测条件下弹道主动段估计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具有先验信息条件下 ,研究了单颗卫星利用星载红外传感器的角测量对弹道主动段参数估计的误差分析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 ,结合MonteCarlo仿真实验 ,系统的分析了三个主要误差源对估计弹道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682.
CMOS电路瞬态电流(IDDT)测试技术,在超高速高可靠芯片故障诊断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芯片的集成度和工作速度越来越高,IDDT迅速增长,降低了其性能和可靠性,研究IDDT快速准确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需求。介绍了CMOS电路IDDT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深人分析了CMOS电路电流成份和特性,利用PSPICE及MOSFET仿真模型,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的瞬态电流解析模型。提出撬杠电流(“crow—bar”)相对于电容充电电流,在高速下不仅不小,甚至可能更大,在电流分析时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83.
684.
以飞机维修训练成本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成本产生的因果关系;然后绘制存量流量图,建立存量、流量、辅助变量、常量之间的关联方程并确定其初始值;在确定模型合理的基础上,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本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85.
686.
本文对作战飞行程序(OFP)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及动态模拟综合(DSI)试验环境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飞机、1553B总线系统、显控处理机和相关终端设备建立仿真模型,用纯软件实现了全部硬件环境功能的模拟.文章对该仿真软件架构及关键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该仿真软件实现了作战飞行程序在普通办公环境下的动态可视化开发.该仿真... 相似文献
687.
简夕忠袁建新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3,(3):1
舒适性是民用飞机的重要要求,座舱气流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对乘员舒适性和健康性有直接影响。现在最常见和可靠的预测、设计和分析民用飞机座舱舱内气流组织的方法分别是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描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用大量CFD模拟配合有限的模拟舱实验被证明是国际上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最快速的研发手段。 相似文献
688.
为了组合导航的载波相位模糊度固定,将目前在GPS中常用的模糊度固定方法--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LAMBDA)法直接应用于GPS/Galileo组合模糊度固定,发现其搜索空间的确定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应GPS/Galileo组合中模糊度维数较高的情况。通过对常规LAMBDA搜索空间确定方法的分析比较,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高维模糊度固定的搜索空间确定方法--修正法确定模糊度搜索空间。通过对修正法进行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能保证在GPS/Galileo组合定位模式下实际备选模糊度个数基本与预先设定的备选模糊度个数一致,进而能在不降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LAMBDA模糊度固定的搜索效率,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模糊度搜索空间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89.
针对柔性绳网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技术中的绳网回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力撕裂带”的网型控制方法,在绳网边线绳上加装定力撕裂带以抑制绳网的回弹运动。将绳网离散化后,建立描述绳网运动的集中质量模型,然后结合定力撕裂带的力学特性,运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计算,本文对比分析了加装和不加装定力撕裂带两种模式,以及不同撕裂力强度的绳网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绳网的有效工作时间和有效工作距离,可应用于未来的空间柔性捕获任务。 相似文献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