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0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1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76篇 |
航天技术 | 135篇 |
综合类 | 92篇 |
航天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在任意非结构网格下,采用开源程序对某型涡喷发动机环形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选用k-ε双方程模型、EBU(eddy break up)-Arrhenius紊流燃烧模型、颗粒随机轨道模型等模拟流场中的物理过程.然后用隐式耦合算法求解气相流动、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液滴相在流动区域的运动,并考虑气相与液滴相的完全双向耦合作用.仿真实验得到的 燃烧室内温度分布、马赫数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均较合理,温度分布与文献中的基本一致,这表明隐式耦合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燃烧室内流场,反映其内部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183.
184.
飞行器气动加热环境与结构响应耦合的热结构试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将结构热试验和气动加热计算相结合,实现气动热分析与热试验相耦合的试验控制方法。为飞行器的气动加热和结构热响应耦合分析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同时为结构热试验热载荷条件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方法,对应用复杂防热结构的飞行器的气动热分析和结构热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5.
代理市场细分及营销渠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凌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22(4):26-30
调查部分国外航空公司,论述了代理人的心理需求、航空公司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代理市场划分等方面的现状。在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外航空公司在华办事处对代理人的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6.
带大型柔性附件的复杂航天器,其弹性变形通常用有限单元法描述.由于有限元节点坐标数目庞大将会给动力学方程求解和控制策略的实现带来巨大负担,因此对柔性太阳电池阵的动力学模型降阶进行研究.利用单向递推组集推导带太阳电池阵的航天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分别采用模态截断法、模态价值分析法和Krylov子空间法对太阳电池阵进行模型降阶,比较不同降阶模型和全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大范围运动的影响,采用Krylov方法只需要较低的自由度就可以得到和采用有限元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说明Krylov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航天器柔性附件的自由度,提高动力学仿真的效率,便于驱动控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7.
叶盘结构趋于轻薄,盘片耦合振动不能忽略。本文旨在揭示缘板阻尼器对叶盘不同节径模态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缘板转动的叶盘-缘板阻尼器集中参数模型,采用结合解析雅可比矩阵的多阶谐波平衡法求解稳态响应,利用非线性周期减缩技术,在不损失精度的情况下使计算效率提高至少3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叶片主导的一阶弯曲模态,缘板阻尼器总体上对节径数越高的模态阻尼效果越好,但在盘片耦合区阻尼效果显著下降,约为25%至50%;此外,忽略缘板的转动效应可能导致对阻尼器减振效果高估约70%至100%。 相似文献
188.
超细金属粉微波电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两类超细铁粉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探索,指出超细铁粉存在自由电子吸波与磁损耗两种机制。研究结果还表明:超细铁粉的形貌、微观结构、粒径及其分布与超细铁粉在粘结剂中的分散状态对其微波电磁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9.
舵机速率限制是造成电传操纵飞机人机耦合的主要原因。利用描述函数法对舵机速率限制非线性进行建模,分析舵机速率限制非线性、人机耦合发生频率及人机闭环稳定性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舵机速率边界的确定方法;以典型放宽静稳定性飞机为例,基于最优McRuer驾驶员模型,确定人机闭环稳定性所需的最小舵机偏转速率;基于开环起始点(OLOP)准则对所确定的速率限制边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舵机速率边界的确定方法最小成本地避免了人机耦合;所确定的舵机速率限制边界与OLOP准则边界对应的舵机速率基本吻合,即所建立的舵机速率限制边界确定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