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257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6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介绍了采用激光─多普勒偏振于涉系统绝对复现大位移、宽脉冲的冲击加速度量值的方法,说明了干涉系统的构成及原理。这种方法适合于长距离干涉测量和动态干涉测量。  相似文献   
172.
根据各类陨石的模式化学组成或矿物组成,采用比容叠加法计算了铁陨石,EH和EL群顽辉石球粒陨石,H,L和LL群普通球粒陨石这几种主要陨石类型的Hugoniot参数,计算结果与已表的同灰型陨石的冲击波压缩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73.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指出了用激波管动压校准装置校准压力传感器时被校传感器安装在激波管侧面进行校准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如何对侧面安装使用的压力传感器用激波管进行动态特性校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4.
为揭示机匣可磨耗涂层磨损造成的叶尖间隙和粗糙度变化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刮磨形貌下Rotor 37转子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等熵效率和出口流量对刮磨间隙和粗糙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降幅最高可达1.78%和0.83%,而压比变化不大;刮磨间隙深度增加,刮磨最深位置前移时,叶尖泄漏增强,泄漏流与上端壁附面层及主流相互作用演变为泄漏涡,与激波相互干涉,造成较大的叶尖损失;压气机气动性能受磨损区域粗糙度影响较小,虽然等熵效率对粗糙度变化较为敏感,但最大降幅也仅为0.38%。磨损区域粗糙度增加时,近壁区湍流波动加强且气流更易分离,引起叶尖泄漏流和叶片尾迹区域的流动结构变化,使压气机气动特性向低流量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75.
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入口处多采用多级压缩构型,其诱导的激波/边界层干扰严重影响进气道效率和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因此对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流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在来流速度为Ma=2.0的风洞内,针对三种典型的双压缩拐角构型,开展了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调控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实验研究,并对激励流场的高速纹影图像进行了空间梯度阈值处理和均方根处理。结果显示,在激励的作用下两道分离激波的强度均减弱,验证了利用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控制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可行性。在分析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获得了在不同构型拐角的流场中前驱冲击波列和控制气泡的演化规律,结合控制效果的时序特征,最终揭示了高能流向脉冲电弧放电阵列作用于双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前驱控制和接续控制的接力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76.
换能器的辐射声场分布能够直接反映出换能器声学性能的好坏,若不能精确测量出换能器的辐射声场,则会对换能器的诊断和评估造成严重影响。从理论仿真的角度出发,推导了运用激光反射层析法重建换能器辐射声场的理论公式,着重利用推导出的理论公式对激光反射层析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激光反射层析法能够精确地重建出换能器的辐射声场分布及声场中的声压量值,这为换能器的声场重建及声压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7.
指出了飞行器实物运输试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等比模型实物进行运输试验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关注重点予以阐释,在充分运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提高飞行器运输状态下抗振动冲击设计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8.
On January 20, 2005 there was an X 7.1 solar flare at 0636 UT with an accompanied halo 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 The resultant interplanetary shock impacted earth ∼36 h later. Near earth, the 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 (ACE) spacecraft observed two impulses with a staircase structure in density and pressure. The estimated earth-arrival times of these impulses were 1713 UT and 1845 UT on January 21, 2005. Three MINIature Spectrometer (MINIS) balloons were aloft on January 21st; one in the northern polar stratosphere and two in the southern polar stratosphere. MeV relativistic electron precipitation (REP) observed by all three balloons is coincident (<3 min) with the impulse arrivals and magnetospheric compression observed by both GOES 10 and 12. Balloon electric field data from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ow no signs of the impulse electric field directly reaching the ionosphere. Enhancement of the balloon-observed convection electric field by as much as 40 mV/m in less than 20 min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is consistent with typical substorm growth. Precipitation-induced ionospheric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s are suggested to be (a) the result of both shock arrival and substorm activity and (b) the cause of rapid (<6 min) decreases in the observed electric field (by as much as 40 mV/m). There is poor agreement between peak cross polar cap potential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alculated from Super Dual Auroral Radar Network (SuperDARN) echoes and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at the MINIS balloon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poor agreement include (a) a true lack of north–south conjugacy between measurement sites, (b) an invalid comparison between global (SuperDARN radar) and local (MINIS balloon) measurements and/or (c) radar absorption resulting from precipitation-induced D-region ionosphere density enhancements.  相似文献   
179.
对质量载荷在冲击、振动及噪声等动力学环境上的影响作了统计能量分析(SEA)与试验研究。分析与试验结果是满意的,其结论对工程系统动力学环境预示、评估和制定试验条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0.
姜龙亭  魏瑞轩  张启瑞  王栋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94-724294
在执行作战任务以及民用中,无人机集群由于具备高可靠性和高效费比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城市低空空域的开放,作战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剧增,对无人机集群防碰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无人机集群执行任务时的编队个体之间防碰撞以及遭遇突发障碍时的集群防碰撞问题,提出了基于群智机理的集群防碰撞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力学概念,设计了集群内部吸引力、排斥力以及编队构型力的模型;通过集群个体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类脑知识发育,构建了基于群信息共享和类脑反射的无人机防碰撞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集群控制方法提高了集群的集结效率,而且在遭遇突发障碍时能够规避动态障碍,再次完成编队重构;群智机理的引入缩短了无人机集群面临突发障碍时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