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244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针对作动器速率饱和引起的Ⅱ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严重威胁先进战机飞行安全的问题,研究了计及作动器速率饱和的人机闭环系统稳定域.建立了考虑作动器速率饱和的人机闭环系统非线性模型,引入增广状态变量以及饱和度函数处理速率饱和环节,应用椭球体不变集估计人机闭环系统的稳定域,得到了稳定域估计的一般算法.通过时域仿真研究了所估计的稳定域的保守性,研究了驾驶员操纵增益以及作动器速率饱和值对稳定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域法物理意义清晰、结果直观,可用于人机闭环系统稳定性的评估.研究结果可为先进战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2.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在φ800mm激波管上对高温空气电子密度所做的大量测量工作。在ρ_1=1.3—133帕斯卡,M_s=9—22.5的范围内,使用了近自由分子流Langmuir探针、普通微波透射仪、高灵敏度微波透射仪和反射仪、微波干涉仪等对正激波后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系统地测量。在各种参数状态下,全部实验数据均符合在同一激波马赫数下n_g正比于ρ_1的经验规律。实验测量结果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各种理论计算图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这些图表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13.
考虑了激波爆发源角宽度、能量、驱动时间、激波速度及其与背景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流体力学扰动方程建立起一个激波扰动传播模型,用于研究激波从太阳传播到地球轨道附近(1 AU处)所需要的时间(渡越时间)问题.为印证扰动传播模型的适用性,利用1979-1989年间的27个激波事件,以及1997年2月到2000年1月间的68个激波事件,对激波到达地球轨道附近的渡越时间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与STOA和ISPM预报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所有95个事件中,渡越时间相对误差小于10%的事件数占总事件数的25.26%;相对误差小于20%的占总事件数的50.53%;相对误差小于30%的占总事件的65.26%.   相似文献   
214.
刘凡 《推进技术》2019,40(6):1220-1230
为探究超声速射流掺混增强的有效控制方法,基于二维非稳态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脉冲能量沉积对超声速射流与斜激波相互作用后增强掺混的控制机理和规律。宽度为5 mm的低密度平面射流同向完全膨胀射入马赫数为2.5的主流中,并与20°压缩斜面所产生的斜激波相互作用。在流场中引入脉冲能量沉积对射流掺混进行控制,并考虑射流马赫数、射流长度、能量沉积位置及激励频率对掺混效果的影响。对比激励流场与基础流场,结果表明:脉冲能量沉积的加入诱导射流形成大尺度涡结构,显著提高射流的掺混效果;能量沉积位置对于不同马赫数射流的掺混增强具有不同的控制效果;激励前后射流宽度的对比表明,脉冲能量沉积的无量纲激励频率在0.22附近时,可使得射流的掺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15.
李佳楠  雷凡培  周立新  杨岸龙 《推进技术》2019,40(11):2401-2419
为加深对背压振荡环境下雾化特性的认识,针对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广泛应用的气液同轴直流式喷嘴、撞击式喷嘴与离心式喷嘴,综述了背压振荡环境下单束液体射流、气液同轴射流、射流撞击以及旋流雾化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背压振荡影响雾场的主要作用机制,阐述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突破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综述可知,背压振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雾场:一是通过改变喷注压降影响喷射,继而影响雾化过程;二是通过振荡的气相流场直接作用于雾场。背压振荡环境下的雾化研究仍需要开展大量工作,且需要突破以下几个技术难点:在试验方面,需要设计可以产生高频率、高幅值压力振荡的反压舱装置,同时对雾场的干扰要降到最小;发展先进的光学诊断方法,可以用于反压舱内雾场信息的提取;在数值模拟方面,需要开展雾化过程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同时研究压力波的产生、发展及演化过程,在这两点基础上研究背压振荡与雾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16.
高温高压下钨合金的剪切模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级氢气炮上,对钨合金进行了冲击/再冲击、冲击/卸载实验,通过VISAR测试技术测量了样品/窗口界面的粒子速度波形。得到了钨合金材料在高温高压下剪切模量随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0~200GPa的压力范围内,钨合金的剪切模量随压力的变化近似为二次曲线变化,将实验结果与用Steinberg本构关系计算的剪切模量G进行了比较,二者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17.
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采用激波风洞、激波管组合设备开展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研究的实验方法。初步实验结果证实方法切实可行。利用激波预热燃料并采用高温燃气流作为引导火焰可以将碳氢燃料的点火延迟缩短,火焰传播速度加快,有效解决了碳氢燃料点火延迟过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8.
研究了UDMH/N2O4爆炸冲击波的一般机理和规律,引进了TNT等价重量、极限当量两个基本概念,建立了三种爆炸模式,从理论上对爆炸冲击波特性进行了计算,确立了各种冲击波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数据基本吻合,并针对10kg、50kg、100kg、300kg实验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219.
给出了一种预测三维激盘/附面层相互作用诱导的流动起始分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二次流动是影响起始分离的重要因素。当来流相对马赫数大于1.5时,强的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跨音风扇转子叶尖区域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220.
为了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封闭水域中工作时尾流场特性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忽略重浮力等体积力及燃气与水之间的换热传质,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与VOF(Volume of fluid)多相流模型,针对试验水箱内固体发动机在不同水深条件下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尾流流场燃气射流形貌,以及水箱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