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4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22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50篇 |
航天技术 | 301篇 |
综合类 | 110篇 |
航天 | 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建模, 建立了可扩展的推进系统仿真平台(EPSP).研究了EPSP中分级模型建立的机制;基于组件分解和标准化接口, 提出了EPSP中所用的工程模型架构的设计.EPSP允许部件被其它类似功能的部件替换, 用户可以自己组建推进系统模型, 并进行各学科和各精度的仿真计算.如何构建EPSP的工程模型将被描述, 文中给出了部件工程模型创建的示例, 表明可以利用本平台很方便的架构推进系统模型, 体现了“插件化”的思想, 证明本平台的建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3.
84.
为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损伤演化规律,基于分子动力学颗粒填充算法构建了HTPB(hydroxyl terminated polybutadiene)推进剂细观结构模型,通过在AP(ammonium perchlorate)颗粒/HTPB基体界面处引入黏接接触替代传统的黏接单元,并基于Hooke Jeeves的参数优化算法反演得到颗粒/基体界面处内聚力模型参数,利用双线性和自定义指数型损伤内聚力模型模拟了AP颗粒和HTPB基体黏接界面处损伤的萌生、发展、聚合直至宏观裂纹破坏的过程。通过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指数型损伤内聚力模型比双线性模型能更准确描述推进剂单轴拉伸过程中颗粒与HTPB基体界面间脱黏过程。最后对比了多阶段加载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曲线,发现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仅为10%,验证了所建细观模型的可靠性及反演所得界面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86.
87.
高速摄像系统及其在靶场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高速摄像系统基本构成出发,对其工作原理、记录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在靶场的应用和参数设置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为了使N形杆在空间结构中顺利展开,对其缠绕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协变基向量法建立了纯弯曲条件下各向同性单片带簧在缠绕时应变能理论模型,并采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弯矩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拟合曲率推导了N形杆缠绕时的理论模型.研制了4根N形杆样件,并搭建了试验平台,使用数显式推拉力计分别对杆件在缠绕过程的拉力进行了... 相似文献
89.
面向对象的双轴混排加力涡扇发动机详细非线性实时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就双轴加力涡扇发动机详细非线性实时仿真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框架灵活方便、具有可扩展性的 VC 语言 ,在 P 45 0计算机上实现了一台双轴混排加力涡扇发动机的实时仿真 ,可准确模拟发动机及其部件的工作状况。发动机流路的平均计算时间为 0 .5 42 ms,一个工作点的计算时间小于 2 5 ms。此模型的建模方法具有通用性 ,可适用于其他类型发动机的实时建模要求。经在火力 /飞行 /推进综合控制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证明此模型完全满足实时模拟真实发动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通过任务规划技术合理的优化太阳能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动力学参数,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无人机的能量利用率,使其胜任许多大范围跨时间跨空间飞行任务。从能量建模、续航评估和能量管理策略3个方面对大跨时空任务背景下太阳能无人机任务规划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能量建模方面,介绍了当前主流的太阳辐射模型和能量生产基本框架;在续航评估方面,分析了目前的指标设计和应用方法;在能量管理策略方面,从能量综合应用、风力滑翔机制、轨迹优化方法和面向特定任务的应用4个角度,梳理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