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3篇 |
免费 | 1201篇 |
国内免费 | 37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57篇 |
航天技术 | 657篇 |
综合类 | 519篇 |
航天 | 10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222.
223.
在长期的航天器编队飞行中传统的基于线性相对运动模型设计编队保持轨道的方法会引起较多的燃料消耗.首先采用摄动法解析地求得了考虑二阶非线性项时椭圆轨道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性条件和周期解;然后以此周期解为参考轨道设计了基于Lyapunov稳定的PD保持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椭圆轨道非线性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解较基于椭圆轨道线性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解,精度明显提高;以前者为参考轨道的保持控制与以后者为参考轨道的保持控制相比,燃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24.
设计了一种基于旋风分离原理的高压粒子发生器,并成功应用于高压状态下的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的PIV(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在氢氧燃烧加热来流温度为813K、燃烧室压力为2.78MPa条件下,应用PIV技术开展了航空涡轮发动机单头部燃烧室复杂内流场测量研究,实现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强旋流、强扰流、宽速域流场的PIV测量,获得了接近燃烧室工作压力工况下的流场速度和流场精细结构.结果表明:该型燃烧室内流场存在多处旋涡结构,形成回流区;流场旋流作用强,横截面流场存在顺时针大涡;主燃孔射流和掺混孔射流作用明显,射流穿透深度较大,对流场结构影响显著;高温高压状态下,流场结构与常温中压状态类似. 相似文献
225.
利用流线法决定绕扁长椭球流动分离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按照流线法把所测量的扁长椭球的压力分布用于决定涡层型三维流动分离,按边界层边缘处流线会聚的位置近似地决定分离线的位置。作为算例,计算了扁长椭球体在α=30°状态下的绕流,并在水洞中作了流场显示,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十分一致。分析表明,涡层型分离不仅与壁面极限流线的收敛有关,而且还与边界层边缘处流线会聚有关,前者的出现并不是引起涡层型流动分离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26.
为探究不同气体条件下螺旋波电推进器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特征,开展了氩气、氦气和氮气放电的光谱诊断实验研究。氩气和氦气为工质气体的放电条件下,部分波长谱线相对强度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强,且斜率出现两次跳变,考虑是螺旋波放电过程中的模式转换,即容性向感性、感性向波模式的转换。三种工质气体,在较低的压强下,各谱线强度均随压强增大而迅速增强,但氩气放电下压强继续增大达到1.0Pa以后,谱线强度增强趋势变缓甚至达到“饱和”状态,而氦气和氮气放电下压强增大到0.5~0.65Pa,谱线强度出现降低趋势,氦气和氮气放电强度对压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27.
冉云霆;泮斌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5,(3):904-909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过程中的热流率、过载和动压受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再入可达域计算方法。基于虚目标法建立了不考虑状态不等式过程约束的再入可达域最优控制模型;基于无过程约束问题的最优控制设计预测校正方法,将状态不等式约束转换为控制不等式约束;以X-33再入飞行器为对象完成数值仿真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依赖于平衡滑翔假设的“软约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实现“硬约束”,即使飞行器在短时间内进行大幅度机动,各项过程约束仍能严格满足。 相似文献
228.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翼伞系统复杂多约束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翼伞系统在实际环境中飞行时易受到风场以及地形环境等复杂干扰的影响,无法精确归航,控制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的翼伞系统的最优控制轨迹规划方法,可同时实现翼伞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逆风对准、精确着陆以及控制量全局最优的控制目标。首先,建立了风场干扰下的翼伞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引入地形环境曲面,将复杂环境转化为实时路径约束,将轨迹着陆偏差以及逆风雀降转化为终端约束,并考虑控制量消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此将复杂环境下的翼伞系统的轨迹优化转化为一系列非线性的带有复杂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采用高斯伪谱法将多约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设立3组复杂环境仿真实例和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使翼伞系统在多种较恶劣的复杂环境中有效应对多类约束条件,规划出控制量全局最优的可行轨迹。与已有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最优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9.
低地球轨道环境中的原子氧会剥蚀航天器表面材料,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原子氧防护。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在树脂体系中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无机相而获得杂化聚酰亚胺。在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设备中,对杂化聚酰亚胺试样开展了性能评估试验,总结了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了材料耐剥蚀性能与正硅酸乙酯添加量的关系、杂化材料的耐剥蚀机理。结果表明,杂化聚酰亚胺的耐原子氧性能优于原树脂,其原子氧试验质量损失仅为原树脂的31。6% ~14。8%。分析认为,溶胶-凝胶过程中在树脂基体中生成的有机含硅结构和无机SiO2,以及原子氧作用下杂化材料表面生成的SiO2保护层,是杂化材料耐原子氧剥蚀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0.
将一个坐标系平移、旋转到第二个坐标系位置,以建立坐标系的三个点九个坐标为自变量,应用单纯形加速法优化,通过调整步长,最大程度地消除建轴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