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375篇
航空   2957篇
航天技术   657篇
综合类   519篇
航天   1026篇
  2025年   4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分析评估的首要条件是获取空间环境因素的暴露通量。文章分析总结了蒙特卡罗方法在原子氧、微流星体、太阳光压、气动力、辐射剂量、材料放气污染等环境因素暴露通量计算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蒙特卡罗射线追踪方法实现统一的空间环境因素暴露通量计算,并给出计算流程及初步验证。统一算法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或文献值)符合较好,证明其能够正确计算环境因素暴露通量。  相似文献   
222.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分分配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在传统的可靠性评分分配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给出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分分配法的实施过程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所得到的可靠性分配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合理,为发动机可靠性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3.
在长期的航天器编队飞行中传统的基于线性相对运动模型设计编队保持轨道的方法会引起较多的燃料消耗.首先采用摄动法解析地求得了考虑二阶非线性项时椭圆轨道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性条件和周期解;然后以此周期解为参考轨道设计了基于Lyapunov稳定的PD保持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椭圆轨道非线性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解较基于椭圆轨道线性相对运动模型的周期解,精度明显提高;以前者为参考轨道的保持控制与以后者为参考轨道的保持控制相比,燃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24.
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基于旋风分离原理的高压粒子发生器,并成功应用于高压状态下的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的PIV(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在氢氧燃烧加热来流温度为813K、燃烧室压力为2.78MPa条件下,应用PIV技术开展了航空涡轮发动机单头部燃烧室复杂内流场测量研究,实现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强旋流、强扰流、宽速域流场的PIV测量,获得了接近燃烧室工作压力工况下的流场速度和流场精细结构.结果表明:该型燃烧室内流场存在多处旋涡结构,形成回流区;流场旋流作用强,横截面流场存在顺时针大涡;主燃孔射流和掺混孔射流作用明显,射流穿透深度较大,对流场结构影响显著;高温高压状态下,流场结构与常温中压状态类似.   相似文献   
225.
利用流线法决定绕扁长椭球流动分离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按照流线法把所测量的扁长椭球的压力分布用于决定涡层型三维流动分离,按边界层边缘处流线会聚的位置近似地决定分离线的位置。作为算例,计算了扁长椭球体在α=30°状态下的绕流,并在水洞中作了流场显示,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十分一致。分析表明,涡层型分离不仅与壁面极限流线的收敛有关,而且还与边界层边缘处流线会聚有关,前者的出现并不是引起涡层型流动分离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26.
为探究不同气体条件下螺旋波电推进器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特征,开展了氩气、氦气和氮气放电的光谱诊断实验研究。氩气和氦气为工质气体的放电条件下,部分波长谱线相对强度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强,且斜率出现两次跳变,考虑是螺旋波放电过程中的模式转换,即容性向感性、感性向波模式的转换。三种工质气体,在较低的压强下,各谱线强度均随压强增大而迅速增强,但氩气放电下压强继续增大达到1.0Pa以后,谱线强度增强趋势变缓甚至达到“饱和”状态,而氦气和氮气放电下压强增大到0.5~0.65Pa,谱线强度出现降低趋势,氦气和氮气放电强度对压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27.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过程中的热流率、过载和动压受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再入可达域计算方法。基于虚目标法建立了不考虑状态不等式过程约束的再入可达域最优控制模型;基于无过程约束问题的最优控制设计预测校正方法,将状态不等式约束转换为控制不等式约束;以X-33再入飞行器为对象完成数值仿真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依赖于平衡滑翔假设的“软约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实现“硬约束”,即使飞行器在短时间内进行大幅度机动,各项过程约束仍能严格满足。  相似文献   
228.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翼伞系统复杂多约束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翼伞系统在实际环境中飞行时易受到风场以及地形环境等复杂干扰的影响,无法精确归航,控制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的翼伞系统的最优控制轨迹规划方法,可同时实现翼伞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逆风对准、精确着陆以及控制量全局最优的控制目标。首先,建立了风场干扰下的翼伞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引入地形环境曲面,将复杂环境转化为实时路径约束,将轨迹着陆偏差以及逆风雀降转化为终端约束,并考虑控制量消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此将复杂环境下的翼伞系统的轨迹优化转化为一系列非线性的带有复杂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采用高斯伪谱法将多约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设立3组复杂环境仿真实例和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使翼伞系统在多种较恶劣的复杂环境中有效应对多类约束条件,规划出控制量全局最优的可行轨迹。与已有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最优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9.
低地球轨道环境中的原子氧会剥蚀航天器表面材料,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原子氧防护。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在树脂体系中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无机相而获得杂化聚酰亚胺。在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设备中,对杂化聚酰亚胺试样开展了性能评估试验,总结了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了材料耐剥蚀性能与正硅酸乙酯添加量的关系、杂化材料的耐剥蚀机理。结果表明,杂化聚酰亚胺的耐原子氧性能优于原树脂,其原子氧试验质量损失仅为原树脂的31。6% ~14。8%。分析认为,溶胶-凝胶过程中在树脂基体中生成的有机含硅结构和无机SiO2,以及原子氧作用下杂化材料表面生成的SiO2保护层,是杂化材料耐原子氧剥蚀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0.
将一个坐标系平移、旋转到第二个坐标系位置,以建立坐标系的三个点九个坐标为自变量,应用单纯形加速法优化,通过调整步长,最大程度地消除建轴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