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429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4D航迹预测是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能够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为了在航路上快速准确的预测航空器的飞行轨迹,提出一种预测航路4D航迹的方法。首先利用Supermap制作航路网络,然后根据航空器的性能参数,推测各时间点的航空器位置,从而得到航路上航空器的飞行航迹,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为航迹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22.
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性能、高效能的公务机将在世界公务机市场中日益重要。基于提高公务机空气动力效率的目的,讨论了未来可能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升阻优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3.
左峥嵘  吴婷 《宇航学报》2013,34(11):1468-1474
非同时刻成像将大幅恶化立体视觉方法对导弹的轨迹点重建精度和射向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重建导弹轨迹并且估计导弹射向的方法。论文在同步轨道双星观测条件下推导了将PCA方法应用到导弹轨迹重建及射向估计的原理,论证了目标三维轨迹最小方差投影直线在像面上的投影即为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给出了通过求取目标成像轨迹的最小方差投影直线重建导弹发射面和轨迹点的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弹道轨迹的三维重建及射向估计,与现有方法相比,PCA方法重建精度更高,相机定标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射向估计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224.
225.
根据CONDOR MK2D雷达的使用情况,结合笔者几年来从事雷达技术保障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CONDOR MK2D雷达保养与维护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工作中收到明显的效果,可供从事雷达技术保障工作的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226.
基于ArcGIS Engine的三维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可视化是数字校园的高级技术特征之一,是实现虚拟校园空间的必然要求。基于ArcGIS Engine,构建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园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模型移植入虚拟现实的三维世界,实现了校园的三维模拟,显示了校园的基本地物特征,并具有三维飞行漫游功能;允许用户进行简单的信息查询等功能,满足用户对三维视景实时动态的可视化要求。  相似文献   
227.
基于飞机三维模型的装配单元快速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航空企业实际调研为基础,在传统飞机装配单元划分经验知识的指导下结合当前飞机数字化技术开展基于飞机三维模型的装配单元快速划分技术研究,提出以三维工艺分离面作为数字化装配单元划分依据,建立其建模算法和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装配单元构件快速识别和建模研究,建立装配单元快速识别和建模算法,从而实现装配单元的快速划分.这些技术和方法已在CATIA V5系统上得到初步开发和验证.  相似文献   
228.
详细比较了MIL-PRF-87268A、MIL-PRF-87269A和S1000D标准的差异,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比较了国内常见的基于两种标准的开发平台之间的差异,对创作IETM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9.
研究了三维空间大气紊流场生成及其在大型飞机实时飞行仿真中的应用。分析了针对大型飞机飞行仿真的扰动风场的建模需求。通过在频域空间直接进行蒙特卡罗法随机抽样,经三维傅里叶逆变换获得空间大气紊流场。采用Von Karman模型,更加准确地描述大气紊流场特征。运用傅立叶变换的复共轭对称特性,保证最终生成实的紊流场。通过无因次化方法解决了变尺度和变强度的紊流场生成问题。针对生成的空间紊流场设计了紊流梯度的计算方法。针对飞机连续穿越紊流场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对称扩展的紊流场扩展方法。经时域相关性检验证明,基于该方法生成的紊流场与传统时域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空间互相关特性。最后针对Boeing747飞机,给出了一个在空间紊流场中的飞行仿真实例。与传统质点化模型的仿真结果相比,基于空间紊流场和四点模型的算法更能表现出飞机穿越紊流场飞行的随机特性。  相似文献   
230.
A novel semi-analytic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ΔV for a two-impulse rendezvous and validated both empirically and analytically. A previously published closed-form ΔV estimate and the Lambert minimum energy transfer is used to establish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he minimum ΔV transfer between two orbits. These bound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isection method, operate on a nonlinear radical cost function to guarantee linear convergence. This approach has several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 low earth orbit (LEO) to highly elliptical orbit (HEO), and a HEO to retrograde geosynchronous orbit transfer. The minimum ΔV estimates are bett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hile run times improved as much a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over a fixed time Lambert solver. All singularity cases were addressed such that any orbital geometry, including Hohmann and radial elliptic transfers, converged to the global minimum ΔV. This approach will work for both coplanar and non-coplanar 3D geometries for any orbit 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