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954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令人失望的战斗机 除了进气道外型一改再改,其电子系统总存在电磁不兼容的问题.同时机体还不断发生结构问题,美国空军至1969年时已损失15架F-111,经过详细检查发现,F-111翼箱结构有严重裂缝.所有已装备的223架立即停飞进行全面检查,澳在利亚空军的F-111C甚至在美国封存待修、直到更换翼箱解决结构问题后,才恢复交机。  相似文献   
362.
本文阐明了进气道动态测试实验技术的特点,对该项实验技术在风洞实验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实验证明,该技术完全满足进气道实验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在进气道动态实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63.
CFD在超声速进气道设计上的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FD在粘性模拟,算法,网格生成上的情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CFD在进气道模拟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4.
Design and Wind Tunnel Study of a Top-mounted Diverterless Inlet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航空学报》2004,17(2):72-78
  相似文献   
365.
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及在高超声速进气道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反压特性以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凹腔喷流反压模拟技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度可方便地且迅速地调节进气道的出口反压.利用该技术,还对一种马赫数为7级的轴对称高超声速的反压特性及不起动/再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展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凹腔喷流技术可在进气道下游形成较为均匀的、可控的背压环境,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反压特性研究;(2)适当调节凹腔的喷流总压,并在实验中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度,凹腔喷流技术能够在较短的风洞实验时间内(约8 s)实现进气道起动、不起动、再起动流态之间的切换,因此可用于进气道的不起动/再起动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66.
在空气流量4.69kg/s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研究了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壁龛式预燃室内外流场的气流特性。试验发现,壁龛式预燃室中流动状态的变化与激波-附面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虽然在壁龛式预到中测得的总压值较低,气流总压损失较大,但仍满足两股气流之间超燃点火的压力匹配要求。因此,提出的壁龛式预燃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7.
某型飞机进气道与发动机地面匹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某型飞机进气道与某型涡喷发动机匹配的地面台架试验,用40点总压和20支周向安装的三孔针组成的测量环获得了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的分布和周向气流速度分布。计算了稳态压力周向与径向畸变,获得了它们随发动机进气流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了进气道出口的旋流与对涡,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测量了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如推力、排气温度等在安装飞机进气道后的变化,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8.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增减对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降低内收缩比使进气道肩部分离包被吞入继而实现再起动;结合纹影和沿程静压分布等分析,进气道入口波系在各内收缩比下与设计值相符,但内流通道的CFD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相对误差ε,且起动状态下的εq比不起动状态下的εb约低1.5%(εq<2.7%,εb<4.2%),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前体激波的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不起动进气道内流静压预测存在误差;获取此类变几何进气道的迟滞回路特性,当内收缩比≤1.79时,进气道正常起动,当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不能正常起动,当1.79<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的起动特性由初始状态和内收缩比的增减趋势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369.
370.
2009年12月9日,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架美国空军的B-52轰炸机左翼下吊挂着一枚奇怪的东西起飞了.这个奇怪的东西分为两级,第一级是一个圆柱形;第二级是一个楔形体,下面挂了一个长方形斜开口的进气道.这个奇怪的东西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X-51A型高超音速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