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航空   954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金志光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176-2182
为进一步提高侧压式进气道性能,提出了变侧压角与变后掠角+变侧压角两种曲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设计方案,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Ma=6,Ma=4下的流场结构及总体性能开展了研究,并与常规平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曲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性能要明显优于常规平面压缩进气道;采用变后掠角+变侧压角设计的曲面侧压式进气道具有前掠与后掠两种进气道的优点,能显著提高进气道高低马赫数下的性能.计算发现,Ma=6设计点下,变后掠角+变侧压角曲面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较常规进气道提高4.1%,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3%;Ma=4来流条件下,流量系数提高6.3%,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4%.   相似文献   
332.
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各马赫数下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马赫数时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减小,外压段的超声溢流不断增大,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不断减小;第一道内压缩波及其反射点位置对组织管道内的流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有反压作用时,会在扩张段内形成激波串,激波串的形状和位置与来流马赫数、反压大小及管道内的流动有关.研究结果对类似进气道的几何调节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3.
一种高超声速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9,30(12):2288-2294
 针对飞行马赫数为6.00的二元进气道模型开展了高焓脉冲风洞试验研究,分析了进气道在不设置反压和设置反压两种情况下的激波结构、内通道皮托压分布及隔离段出口的性能,并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通道内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反压情况下,进气道内通道激波反射明显,靠近下壁面的皮托压值均低于其他测点,在隔离段出口截面,靠近侧壁皮托压有所降低;在一定反压条件下,结尾激波系上传至隔离段内,结尾激波位置不对称;堵塞度为62%的反压条件下,结尾激波系位于喉道位置,隔离段出口截面下半部分已经是亚声速流动;在来流马赫数Ma=6.07,迎角α=4.5°无反压情况下,隔离段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477,平均马赫数为2.72,增压比为44,流量系数为0.81,表明进气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34.
MHD控制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重大问题,激波入射到平板引起的边界层分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用加权的3阶ENN格式计算了小磁雷诺数近似的MHD方程,研究了MHD控制层流边界层分离的机理。数值结果显示,通过局部电离空气并施加洛伦兹力,能使分离点向下游移动,分离区尺寸减小,从而抑制和缓解由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分离。  相似文献   
335.
磁控进气道二维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通常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马赫数进行设计的,当飞行马赫数不在设计马赫数时发动机性能急剧降低,磁控进气道的应用很有可能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对磁控进气道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飞行马赫数大于设计马赫数时采用磁控进气道可以调整激波位置使激波回到设计点,并减小燃烧室入口处的马赫数.分析了霍尔效应对磁控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电极可以有效减小霍尔效应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36.
翁培奋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45-248,328-329
对S弯扩压管道内安置自动定位叶片后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模型进气口处的可转动叶片在气流作用下能有两个自动稳定的位置。如果忽略可转动叶片转动轴的摩擦力矩,当叶片处在这两个自动稳定位置时,气流对叶片的合作用力矩为零。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自动定位叶片对S弯进气道出口压力场与速度场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以后如何采取叶片技术抑制S弯进气道出口的旋流流动,以及模拟旋流流动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37.
三维湍流高速进气道内外流场的高效高分辨率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高效、高分辨率求解三维复杂流场的隐式算法,并成功地用于求解高速进气道内外流场的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获得了三个工况五种流场的三维数值解;与有关实验数据比较,结果令人满意。这种算法由Jameson-Turkel的LU分解法和张涵信NND格式的数值通量耦合而成,湍流采用BaldwinLomax模型。大量数值计算表明,该算法能捕捉到复杂的激波系,有较好的激波  相似文献   
338.
二元进气道非均匀超音来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二元进气道模型在非均匀超音来流中的初步研究结果。试验在DLR小型超音风洞上进行。为造成非均匀来流条件,试验中将部分或全部试验段顶壁附面层引入进气道模型。结果表明,进气斜板产生的头激波与来流附面层相互作用的性状在不同的附面层隔道下变化极大。随隔道高度增加,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距离L起初亦增加,当全部附面层被排移后,L大幅度下降。与均匀来流试验结果相比较,当来流顶壁附面层全部被进气道吞入时,该进气道总压恢复σ及质量流率m分别降低18%及15%(M_∞=2.19),同时出口面总压畸变大幅度增加。文章分析了原因及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的强度。  相似文献   
339.
阐明了发动机进口畸变流场模拟方面技术革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一种新型畸变流场模拟装置,给出了它的设计思想、原理结构、工作特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40.
陈晓  何文岳 《推进技术》1991,12(6):17-22
对大宽高比大S弯亚音扩压器的流动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流谱观察、壁面静压分布曲线、截面总压分布图和出口截面旋流场分析其流动特性.此外,试验表明在分离点前安装适当结构参数的埋入附面层涡流发生器能够大大缩小分离区的范围,从而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