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5篇 |
免费 | 377篇 |
国内免费 | 4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19篇 |
航天技术 | 229篇 |
综合类 | 286篇 |
航天 | 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302.
章仕彪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1):27-31,52
论述了民用运输机吊挂设计强度要求,并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吊挂初步设计载荷、FBO载荷计算要求、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损坏下的适航符合性思路及离散源损伤容限剩余强度评估要求。在这几部分的阐述中,有具体的设计数据及案例,对设计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3.
针对A320系列飞机在营运过程中产生间断性水平或垂直抖动故障,分析了产生抖动的原因,并通过更换作动器或操纵面铰链排除了抖动故障.同时提出了避免A320系列飞机交替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4.
305.
306.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结构,如发动机叶片、内涵道及其排气道等暴露在高温强噪声复合环境中,容易出现热声疲劳损伤问题。因此,热声疲劳研究对增强这类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结构热声疲劳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飞行器结构热声疲劳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在热声疲劳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从时间维度回顾了国外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今在结构热声疲劳领域的研究情况;按研究单位分类介绍了国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该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行器结构热声疲劳研究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问题,指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07.
308.
地面振动试验是飞机型号研制与强度验证中的重要环节,在试验设计阶段一个合理的激振方案能够显著缩短后续试验周期,提升模态辨识精度。基于飞机有限元模型采用QR 分解对激振位置进行考虑试验目标的全局规划,进而引入模态参与对激振点布置方案的激振效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针对密集模态测试问题,采用多变量模态指示函数对激励力矢量进行优化,并将上述方法应于小型通用飞机地面振动试验中,验证了优化后激振位置规划方案及密集模态识别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激振方案优化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试验效率,降低了密集模态辨识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9.
纵扭复合超声振动辅助铣削(LTUVAM)是在刀具轴向与扭转方向上施加高频微幅振动的一种辅助铣削技术,具有降低切削力与切削热、提高工件表面质量、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少刀具磨损等诸多优点。本文围绕难加工材料的铣削加工进行了系统综述。在设备制造方面,阐述了纵扭复合超声振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在工艺开发方面,从LTUVAM的切削刃运动轨迹及切削特性入手,分析各类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并总结了LTUVAM的优势及应用。最后,本文对LTUVAM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10.
针对变弯度导叶尾迹激励引起的转子叶片共振,基于谐响应模态叠加法对风扇转子进行强迫振动分析,研究了不同铰接位置的变弯度导叶对风扇气动性能及其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铰接位置向尾缘移动,风扇转子流量、压比和效率增加,稳定裕度降低,主要影响下游转子叶根部位的进气角度.在气动激励方面,随着铰接位置后移,转子叶片表面的压力幅值增大,相位变化剧烈,通过将非定常气动力转换到模态空间中,可以看到叶片所受模态气动力在铰接位置为35%C(C为轴向弦长)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值,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这与振动响应的变化规律一致.铰接位置对所关注的高阶局部模态的气动阻尼影响较小,最大差异为0.046%.在振动响应方面,转子叶片的振动应力随铰接位置剧烈改变,且为非单调变化.在设计位置处叶片的振动应力最小,在35%C处振动应力达到设计位置的15倍.对于本文所研究的模型及工况,最优铰接位置为45%C,与仅考虑气动性能的25%C不同.因此在变弯度导叶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